朝廷已经有了派去岭南验收冬衣的人选——
兵部库部司郎中秦源。
前兵部尚书秦啸之孙,淑妃秦蓉的兄长。
去年黔中道向朝廷求布时,就是他站出来第一个提出采购黑山布运送到黔中。
既保证了供应量,又缩短了运输距离和时间。
秦源所任职的库部司隶属兵部,负责军需物资的管理,包括武器、衣甲、粮草等物资的验收、储存和分发。
派秦源去岭南验收,的确没有什么不当。
秦源这个人有几分才干能力,性子严谨细致,对于自己查验的物资要求都很高。
可用一些同僚的话来说,就是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
他查粮草的时候,当场亲自查麻袋里的粮食,把里面的米面全倒出来,不允许有半点劣货掺假。
他验收武器,自己带着锤头刀剑去捶打武器,检查到硬度不够,含铁量低的武器,直接要求回炉重造。
总之,在他手里验过的军需物资没有得过且过,只有“造得好”和“重造”。
王内侍一大早带着圣旨去了兵部宣旨。
秦源面色严肃地跪下:
“臣秦源接旨,臣必谨慎查之,按期将冬衣送至西北!”
王内侍笑眯眯地将圣旨放在秦源手中:
“皇上对秦郎中委以重任,秦郎中此去岭南一路小心。”
兵部的同僚们听说秦源被派去岭南验收冬衣后,都觉得负责此事的浔州刺史完蛋了,肯定要被秦源参一本的。
这浔州刺史八成是得罪了什么人,有人故意要为难他,才会建议上头派秦源去验收。
大家再八卦地打听一下浔州刺史是哪位。
哦,顾景?没见过,但听说也是个犟脾气的老头子。
那秦源这差事办起来也不容易。
秦源没功夫和同僚们闲聊,他忙着和库部司员外郎交接公务,接下来有段时间不在京城,但事情都得安排好。
下值后,秦源带着圣旨回了秦府。
一进秦府,就见祖父秦啸正带两个曾孙玩耍。
两小一老在院子里绕着树疯跑,谁也不敢劝,谁也劝不住。
秦啸和曾孙们跑得身上都是汗,秦啸忽然叫:“后边有蝴蝶!”
两个孩子回头。
“哎!抓住你们了!”秦啸趁机一下擒住了逃跑的曾孙。
曾孙大郎喊:“不算不算!”
二郎也不服气道:“曾祖父使诈。”
秦啸揉着两个曾孙的脑袋,乐呵呵道:“兵不厌诈!”
下人们见秦源回来了,纷纷投来求助的目光。
大郎二郎跑过来叫爹。
秦源眼中露出一丝无奈,带着圣旨走到祖父面前:
“祖父,孙儿接到旨意,过两日要启程去岭南了。”
秦啸擦擦脸上的汗,随口问:“去岭南做什么?”
秦源:“去岭南验收冬衣,运送至西北,此事正合我意。”
前几年的时候,秦源是验收过军衣的,而且一旦遇到什么问题命人返工的时候,大家都会听从。
因为那时候秦啸是兵部尚书,他对孙子秦源的做法很支持,就该严格要求军需物资。
可去年秦啸被撤了下来,兵部尚书换了人。
秦源去年也没被分到验收的差事,等他得知冬衣粗制滥造时,就算他想去插手,也没有时间重做了。
今年他既然有了这个机会,他就要早去督促。
秦啸锁眉深思,双手覆在身后:
“源儿,此次去岭南的差事当慎之又慎,你同我进书房来,我需嘱咐你几点。”
“是,祖父。”秦源跟着秦啸去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