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瑜,任何地方发现了铁矿,都要及时报知官府。

    可薛澈有种预感,村里不会报知官府。

    ……

    溪水边。

    郝仁、宋钰、秦老头、孔武还有紫玄长老站在一片红色的岩石上。

    这里是已经并不是黑匪山的正后方,是黑匪山的下游,平常根本不会走到这里来,更不会跑来看一块石头。

    可他们现在看到了。

    苏知知为了追一条漂亮硕大的鲤鱼,追到了一片红褐色的矿脉。

    秦老头将此事告诉郝仁后,两人又叫上了宋钰和紫玄长老。

    宋家曾经家大业大,产业中涉及冶铁。

    紫玄长老则识得铁矿,因为以前紫霄派在他们门派附近就发现过铁矿。

    孔武抡起一柄锤子往地上砸,把红褐色的表层砸得四分五裂,齑粉飞散。

    宋钰和紫玄长老用手抹了一下,凑到鼻尖嗅一嗅,仔细查看,然后得出了一致结论:

    “是铁矿。”

    “确实是铁矿。”

    宋钰激动地摩挲着指尖红褐色的粉末,想到铁矿意味着可以赚很多钱。

    紫玄长老也激动,因为铁矿可以造很多剑。

    秦老头更激动,他最喜欢这这种从地里挖到宝的事情。

    孔武不知道大家为什么这么开心,反正就也跟着激动了一下。

    郝仁:“此事重大,需从长计议,先不要走漏风声。”

    郝仁的声音和面色都很平静。

    他遇到什么事情都好像处变不惊,像个来凡间历劫的仙人一般。

    可和煦的日光下,他的眼中其实也蒙上了一层闪烁的光。

    他握在背后的手都在颤动。

    自从他成为山匪后,脑中涌现过很多大胆的、大逆不道的想法。

    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本来只是脑海中异想天开的计划,可是看见铁矿的这一刻,那些想法的轮廓忽然清晰具体起来。

    掌握铁矿,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几人回到村子里,面色如常地什么都没说。

    接下来的时间里,一直到年前,全山上下依旧为织布大业而忙碌着。

    只是有几个原本做铁匠的村民被抽调走,送到溪边去帮村里抓鱼了。

    日子一天一天逼近年关。

    伙房外边的腊鱼腊肉越晒越多。

    最后一批腊货做好的时候,也是作坊将最后一批棉布送走的时候。

    那日是除夕。

    浔州的除夕不会下雪,不会阴沉。

    那天出了大太阳。

    日头又红又圆,比红得流油的咸鸭蛋黄还诱人。

    来黑匪山的短工们,每人领了工钱,居然还分得了一条腊肉或腊鱼。

    大家满脸喜气地揣着钱,拎着肉,赶着回家好好过年。

    这两三个月虽然累,但是值了!

    而良民村的村民们则聚在村里一起吃饭,不论老少,每个人都分得了个红包。

    大家都说,新年吉乐,来年会更好。

    翠花婶子穿着柔软的棉布以上,吃了猪肘子,喝了屠苏酒,然后面颊熏红地把红包里的钱数了一遍又一遍。

    她比之前又胖了一些,练缩骨功也没让她瘦下一点。

    她知道自己是很容易胖的体质,但是以前从来没敢长胖。不仅是因为吃不饱,还怕长胖之后穿衣裳要多费一尺布。

    可现在可以肆无忌惮地长胖,就是一种幸福,别人说她胖的时候,她越听越高兴。

    若说来年会更好,翠花婶子想象不到,比这还好的日子会是什么样?

    黑匪山今年的年夜比去年热闹多了,除了爆竹一直噼里啪啦响之外,还有新增打铁花的表演。

    人多了,会什么的都有,连打铁花的都有。

    苏知知和薛澈都没见过什么是打铁花。

    苏知知还以为是把铁打磨成一朵花的样子。

    薛澈在京城只看过宫里放烟火,一炮千金,昂贵又好看,只不过瞬息即散。

    村子外的空地上,临时搭建了打铁花的花棚。

    打铁花的师傅赤膊上阵,将花棒浸入熔炉中,融化的铁水流入铁花棒。

    师傅迅速且猛力地击打铁花棒,砰地一声!

    漫天火树银花,金星如雨,绚烂地照亮夜空。

    苏知知和薛澈都看呆了。

    瞳孔中映的都是一片璀璨夺目的金芒。

    冲天的火光里,新村民看得眼睛都红了。

    他们差点忘了,原来铁与火可以是这样漂亮喜庆的东西。

    无关杀戮和血腥,无关城破与流离。

    魏七磕着瓜子笑:

    “爷爷,真好看呐,还好没死,死了就看不到了。”

    魏大栓听着孙子的话,喉间堵了一团雾气,说不出话来。

    人群之中,只有一个人扫兴地忿忿摇头:

    “浪费!真是太浪费铁了!”

    空中一次又一次地升起万朵金花,而后倏然消散。

    最后一次金花落下时,姿容胜瑶玉的郝村长走了出来,仿若乘着一片星雨下凡。

    “各位村民,最近村里上下都辛苦了。如各位所见,我们村子和作坊都越来越大,再加上人人习武,需要的器具不少。

    因此我们村增设打铁作坊,若大家有什么想打造的器具都可以说。”

    白洵站在郝仁的左侧,随时准备着大声重复郝仁的话。

    虽然郝仁现在有了个号角一样的东西可以扩音,但是比起他浑厚的嗓门还是差了一点。

    秦老头拿着个小本本站在郝仁右侧,耳尖在风中动动,随时捕捉村民们的意见。

    大家听说要打铁作坊,觉得那可就方便了呀。

    秋锦玉先道:“给伙房再打两口大锅,再来几把菜刀。”

    孔武“啊、啊啊”地挥手,想要一把很大很重的锤子。

    村民们一个接一个说:

    “要新的锄头、镰刀、铁锹、铁钩……”

    苏知知站起来:“铁弹弓!”

    薛澈也站起来:“能不能给我造一把剑?”

    之前人群中忿忿道“浪费”的那个人拊掌跃起,胸有成竹道:

    “好!我来给你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