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望余雪 > 第七十章 除夕
    除夕夜。

    十里禁街,烛火浮华,映衬着玉壶光转,耀眼得如同白昼一样。

    穿袨服,着华妆,街道巷陌,千人笑语。

    丞相府的庭院中暗香疏影,似一团炙热的火焰,灼灼地盛开在一片霜雪之中。

    可此刻祁宥的脸上却黑沉的如锅底一样。

    他从宫宴上脱身,马不停蹄地赶到府内,愉悦的笑意还未彻底展开,就猝不及防地见到了院中冲他傻笑的霍晁和陈元思。

    少年深吸一口气,“你们怎么来了?”

    霍晁缩了缩脖子,总觉得一股凉飕飕的寒气在他的脖颈处来回逡巡,道:“我爹今夜要率领所辖营众在宫中巡逻,府内没人管我,我便来找殿下和崔相过年了。”

    说完,手肘杵了杵陈元思,后者飞快地接上:“爹爹生病,府中也冷清得很,他便让我和霍晁一起来了。”

    理由都很充分。

    祁宥只觉得自己额角跳得厉害,伸手摁了摁眉心,“科举在即,你们不好与我和老师太过亲近。”

    霍晁没听出祁宥话里的另一层意思,一拍胸口:“殿下放心,我和元思都是悄摸儿来的,连正门都没走呢!爬墙进来的!”

    语气中还颇为骄傲。

    正指挥着荣娘往正厅搬暖锅的丞相大人下意识看了眼自家的墙头,心里思衬着要不要找个时候加高加固。

    一个一个的,都喜欢往她家墙上趴是怎么回事!

    祁宥见到崔锦之,微蹙的眉心总算舒展开,上前帮着荣娘支起火炉,将暖锅放了上去。

    还不忘一脚踹上旁边游手好闲的霍晁:“还不快去厨房帮忙!”

    “哦哦!”霍晁乐呵呵地抓着陈元思,直直地窜进厨房里端菜。

    忙活了好一通,才总算将正厅的红木圆桌摆放得满满当当。

    金丝肚羹、鹅鸭排蒸、姜虾酒蟹、樱桃煎、紫苏鱼、胶枣、乌李、召白藕、水晶脍......数不胜数、琳琅满目。

    四处升起几个熏炉,燃着上好的银丝碳,白霜无烟,温暖如春。

    暖锅中炖的汤还咕咚咕咚地翻滚着热浪,冒出袅袅雾气。

    “我的老天爷。”霍晁咽了下口水,“清蕴的手艺这般好吗?”

    崔锦之略带笑意,执起银箸,“别贫嘴了,赶紧动筷吧。”

    众人纷纷拿起筷子,还未放下,就听霍晁突然惊呼一声,“妈呀!”

    陈元思被他吓得手一抖,忍不住瞪他,语气不善:“又怎么了?”

    “公子...那个...那个墙头。”清蕴也结结巴巴地开口。

    只见朱墙乌檐之上,一个黑黢黢的身影攀附在其上,两点晶亮在沉沉夜幕中看得格外分明。

    他无声地翻了进来,看见众人,露出一口白牙:“原来都在这儿啊。”

    来人一身劲衣,容貌秀丽,鼻梁高挺,唇边还挂着一抹不羁的笑容,更添风流,“我没来迟吧?”

    嘎哒一声,祁宥的指骨被捏得轻微作响。

    好,很好,第三个翻老师墙头的人。

    他那群暗卫都是吃干饭的吗!也不知道拦一拦!

    崔锦之还是那抹淡笑:“穆小将军,今夜怎么登临寒舍。”

    穆傅容自然地拖过一个凳子,看了看四周,“嗯,确实是寒舍。”

    银著被重重地放在桌面上,祁宥眉眼如覆盖了一层霜雪,警告地瞥了眼穆傅容。

    穆傅容挑挑眉,才笑意吟吟:“除夕嘛,通州大营安排了一部分人轮值,我刚好无事,便来寻殿下过年了。”

    至于为什么往丞相府跑,用脚指头都能想到祁宥定然和他的老师黏在一块儿。

    “没想到这么热闹。”穆傅容一巴掌拍上霍晁的后背,“喂,你就是殿下身旁的小鸡仔?”

    “咳、咳咳。”霍晁猝不及防地糊了一脸梅汁,呛咳起来,“你...咳...你才是小鸡仔!”

    小将军嗤笑一声,捏了捏他的臂膀,“听说你三月要殿试?忘了告诉你,我是文德二十五年的武状元。”

    霍晁瞪大眼睛,“......!”

    陈元思暗暗在心底翻了个白眼,得,这傻子又得没脸没皮的贴上去了。

    他摇摇头,做人啊,还是得和他一样,不卑不亢。

    一边想着,一边用公筷夹起爽口鲜嫩的鱼肉,放到了崔锦之的面前,腼腆地笑了笑:“崔相用鱼。”

    丞相冲元思温柔一笑,刚要动筷,又听到一道懒懒的声音拖长了问:“除夕团圆竟然不叫我——”

    祁宥手中微微用力,指骨青白,银筷被弯折成扭曲的弧度,在烛火的照耀下折射出森寒冰冷的光线。

    好得很,第四个爬老师墙头的人了。

    顾云嵩堂而皇之地走进来,眉梢微挑,说不出的恣意潇洒,好像做出大半夜翻墙举动的人不是他一样。

    霍晁和陈元思:......!

    定远将军不是和崔相向来不睦吗!他怎么看起来这么熟门熟路啊!一看就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了!

    丞相无奈地抽了抽嘴角,也不知道今天这个除夕夜到底是什么百年难遇的大日子,将几尊大佛全齐聚在一起。

    来都来了,还能有什么办法。

    吩咐荣娘再拿了两副碗筷来,八个人倒是将圆桌团团围住,坐得不留任何间隙。

    崔锦之心有余悸地看了眼朱墙,心想,要是再来人可真坐不下了。

    幸好这便是最后一个了,丞相收敛好思绪,才总算是招呼大家开宴。

    银箸交错,围案宴饮,有霍晁在桌上,想安静下来都难,众人说说笑笑,不觉间便用了完饭。

    连崔锦之平时只用丁点儿的人,今日甚至都吃下了不少。

    众人用茶漱了口,又往庭院中去,霍晁已经摩拳擦掌地等着和穆傅容比较武艺,又眼冒崇拜地等着顾云嵩指点。

    这两人不亏是正儿八经上过战场的,关于行军打仗之事果然比起这几个少年老练了不少。

    连陈元思这种对弓马不感兴趣的人都忍不住凑上去听。

    这几个人甚至不知从哪儿拖出了箭靶和大弓,说什么都要来场比试。

    穆傅容嫌弃地掂量了这弓箭的重量,道:“怎么这么轻,我家三岁的侄儿都不用这个。”

    定远将军亦叹了口气:“别挑了,有就不错了。”

    崔锦之:......难为你们翻出这些了,我竟都不知自己的府上有这些东西。

    穆小将军随意搭上三根羽箭,眯眼抬弓,只听“嗖”的一声,三支箭如流星般同时精准地划破长空,稳稳地扎在了三个箭靶上。

    命中红心。

    他摇了摇头,又将弓递给顾云嵩,示意他试一试。

    顾云嵩也没接,“我就不欺负小孩儿了。”

    见识到三箭齐发,霍晁说什么也不愿比了。

    穆傅容只好转身看着屋檐下容色冷淡的少年,微微一笑:“久闻殿下箭术精艺,今日能否得见呢?”

    院中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祁宥的身上,他皱起眉头,已隐约流露出几分不耐烦,刚要开口,就听崔锦之在一旁温和地开口:“说起来,臣都还没有见识过殿下的箭术。”

    “...好。”拒绝的话都到了唇边,却被祁宥硬生生地拐了个弯。

    少年拿过穆傅容手中的弓试了试。

    “殿下难不成就想随便射一箭?”穆傅容懒洋洋道:“没有彩头无趣得很,不如就赌殿下手腕上的佛珠吧?”

    祁宥瞟来的目光似闪着寒光,锋利如利剑般缓缓割开穆傅容的皮肉,带着危险的气息。

    直到穆傅容摸了摸鼻尖,不自然地轻咳一声,祁宥才收回目光,取出一根朱红的发带,轻轻蒙上了自己的眼睛。

    三分月影之下,少年长身鹤立,浓厚的覆影遮盖住清隽的双眼,宽阔有力的背脊展开,沉稳又从容地抬起了手中的弓,中指微勾弓弦,一点点张开直至成满月之状。

    三支羽箭搭于弯弓之上,蓄势待发。

    庭院中寂静无声,只有夜风轻缓拂动起他耳畔的碎发。

    少年微微侧头,手中长箭带着破空之势射出,那三根箭矢如疾风般瞬间驶向箭靶,狠狠地穿透了穆傅容先前正中红心的箭尾!

    那三根箭尾顷刻间轰然炸开,箭身四分五裂,化作几块碎木跌落在地。

    而祁宥的箭矢则狠狠地穿透过箭靶,带着入木三分的劲道,羽尾还铮铮轻颤,迅雷之间,以红心为点,厚实的箭靶已向四周蔓延开无数细密的裂纹。

    霍晁和陈元思惊呼一声,连丞相大人也微微讶异着睁大眼睛。

    穆傅容:......

    顾云嵩:......

    可恶啊,好像、真的被他装到了。

    祁宥扯下眼上的发带,淡然地看了眼这场面,将弓丢给大呼小叫的霍晁,又回到了崔锦之的身旁。

    刚才还寡淡凉薄的少年,顷刻间变得温顺起来,恣意的眼睛里盛满了烛火摇曳的细碎,星星点点地漾着柔意。

    “殿下好厉害。”她粲然一笑,望向祁宥。

    他还是那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只是微微上翘的嘴角暴露此刻内心的想法。

    霍晁手忙脚乱地接住那把弓,小声地同陈元思咬耳朵:“你觉不觉得...殿下...像、像...”

    “...开屏的孔雀。”元思淡淡道。

    霍晁赞同地点了点头,深深地叹了口气,太心机了。

    他化悲愤为动力,又抓着两位将军指点武艺去了,他就不信了,有这两位杀神亲自指点,还不能在科举上拿个好名次了?

    几人在庭院中来回的切磋着,荣娘和清蕴就在一旁嘀嘀咕咕地说着趣事。

    崔锦之则紧了紧身上的大氅,眼底是温和的笑意。

    “臣从来没有想过,竟还能过上这样一个年。”她轻声道。

    前世永远是冷清空旷的府邸,没有一丝烟火气。

    而却因为身边的这个人改变了许多。

    他会在她重病时日夜守在床前,会拼死负伤救出她来,还会在除夕宫宴中偷溜出来,只为陪她守岁。

    崔锦之微微侧头,清亮的眼眸中映着少年的模样。

    薄唇轻扬,少年一双黑沉的眼睛里似乎盛满了璀璨的星河,夹杂着难以窥探的情意,轻轻地握住崔锦之略带冰凉的手,“我也从没想过。”

    他曾以为,自己的结局不过是孑孓独行,可凭空却多出来个她,让人不禁对这浊世也抱有期待。

    有时候祁宥甚至有些恍惚,觉得这一切是不是黄粱一梦,手中温软的触感告诉他,并非虚妄,而是真真切切地存在。

    原本细碎的小雪逐渐变大,洋洋洒洒地落下,转眼间便将院中素裹起银装。

    天空中骤然绽放起璀璨夺目的光芒,划破黑夜,直冲云霄。

    夜明如昼,银花火树,犹如流星陨落四散。

    嬉闹的众人皆安静下来,抬头望向那一簇簇绚烂耀眼的烟花。

    唯有一人漠不关心地低下头来,只看向身边之人。

    少年澄净的双眸中清楚地倒映出崔锦之的身影,檐下的灯笼晕着光圈,在她的身上投射着朦胧的暖意。

    像是察觉到了一旁的视线,崔锦之微微侧头,在斑驳如水的月影中望向祁宥。

    她眉眼清润,带着温和内敛的笑意,眸色波光潋滟,像泛着暖洋洋的烛光。

    “新的一年到了。”崔锦之抬头笑道:“希望我的殿下,喜乐安宁,万事顺遂。”

    衣袂在夜风中纠缠,两只手紧紧地交叠在一起,滚烫的血液缓缓流动在四肢百骸。

    目光交汇的瞬间,祁宥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心跳漏了一拍,嘈杂的世界顷刻寂静无比,仿佛只剩下他们二人。

    皎皎的月光分明洒在她的身上,却直直地照进祁宥的心里,就好像在无尽的深渊中,骤然划过一颗耀眼的流星,刺得他眼眸中都泛起湿润的水光。

    胸腔内跳动着那颗鲜活的心脏,轻轻地震颤着。

    仿佛就这样和她已经度过了漫长的一生。

    他不信鬼神,却在此刻怀着最纯粹的情意向上天祈祷——

    岁岁年年,长似今宵,只愿共看余生雪。

    雪落无痕,月色冷艳,祁宥多年后想起她此刻眉目温雅、神情柔婉的模样,仍觉得惊艳至极。

    只可惜当时的少年并不懂得世事无常的真正含义,以为只要怀揣着一往无前的勇气,就能轻易横跨那道名为离别的天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