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望余雪 > 第五十二章 肃清
    李公公则下了马车,随侍在车外。

    崔锦之这才转头问祁宥:“这沈大人怎么与殿下如此相熟?”

    祁宥也有些怔楞住了,他不过是怕李公公察出崔锦之的不满,到皇帝面前说三道四,才引开了话题。

    谁知这沈寒涿一开口就是这么肉麻的话啊。

    他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又皱着眉靠近崔锦之,看上去还有几分委屈:“几年前处理高天纵一事,我才与他见过几面罢了。”

    崔锦之若有所思地低下头。

    马车很快行至政事堂前,少年一跃而下,伸出有力的臂膀扶着丞相稳稳地下了马车。

    李公公默默收回了自己的老胳膊老腿,转身为二人推开了门。

    崔锦之整理衣袍,同祁宥踏了进去。

    令和帝手持朱红笔,神色凝重地批阅着面前的奏折,听到了声响,抬起头来,脸上露出一抹笑:“爱卿回来了。”

    又望向一旁的祁宥,面色蕴藏着一丝复杂和叹息。

    二月多未见,少年的身姿又拔高了几分,他玉身长立,容色俊逸,眉目间流转着清隽的流光,更显得沉静如玉。

    祁宥在外多久,他这个做父皇的,就听到了多少关于四皇子的传闻。

    剿灭山匪,抚恤孤寡,共建堰坝。

    他老成持重,毫不骄矜自傲,既爱民如子,又有雷霆手腕,崔锦之这么些年,将祁宥教导的很好。

    令和帝回想起这数月以来,他想彻查朝堂,哪怕是定一个官员的罪名,便会有无数个官员联名上奏。

    大势已去。

    他唯一能想到的评价,就是这四个字了。

    四个儿子渐渐长大,有了逐鹿群雄的本事和野心,萧薛把持朝政,而祁宥,还有一位名动天下的丞相辅助。

    可惜...他的生母...

    令和帝的眉目间满是倦意,又问崔锦之:“朕接到爱卿遭遇山匪的消息,在京中坐立不安,幸好崔相无碍。”

    崔锦之淡淡一笑:“并非山匪,而是...暗卫。”

    皇帝蓦地抬头望去,像是一瞬间想明白了什么,脸色也跟着阴沉下来。

    “这些暗卫并非邓翰墨培养出来的。”崔锦之缓缓道,“若是他养的一批死士,周景铄无论如何也逃不过他们的眼睛,更别提送出密信了。”

    令和帝手中不自觉地攥紧了狼毫。

    “若非殿下拼死相救,身重数刀,臣今日怕是也见不到陛下了。”她自嘲一笑。

    “宥儿,你的伤势如何?怎么从未有人来禀告朕?”

    祁宥摇摇头,神色淡淡:“多谢父皇关怀,早已无碍了。”

    令和帝面色铁青,左手不自觉地摩挲着,“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还能生了这么多有异心之人,朕这个皇帝,是不是做的太不安稳了?”

    随侍的太监宫女惶恐难安地跪了下去。

    堂外天色已暗,铜烛明亮,映照着令和帝沉思的脸庞。

    崔锦之却没有受到任何压迫之感,站起身,抚了抚衣袖,虽还是一副温和的外表,却带着一股锐利的锋芒。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既然闽州已经安定,那么...还请陛下整肃朝堂,还吏治清明。”

    -

    在崔锦之的协助下,令和帝总算一改软懦和气的模样,狠狠整治了一番如今的朝廷。

    在第二日朝会上,先是将从邓翰墨府中搜出来同工部尚书暗通曲款,私相授受的书信摔了出来,当场将他缉拿下狱,命廷尉府即刻审讯,严刑拷打,顺藤摸瓜牵扯出一大堆官员,全部挨个儿查办。

    清流一党等回了他们的主心骨,腰杆也挺直了,再巧舌如簧的官员,也拼不过文人清流的一根笔杆子,字寓褒贬,不佞不谀,那些个向令和帝求情的官员也安静下来。

    没了阻力,收拾起来自然顺手,轻者革职归家,重者抄家流放,工部尚书更是斩首示众,家产悉数充公。

    工部被清洗了个干干净净,连着前些年进了工部学习的二皇子祁旭也停了手头的差事。吏部尚书是皇后的侄子,令和帝毕竟还要同自己的发妻同床共枕多年,到底没下了太重的手,可也算得上伤筋动骨了。

    廷尉府、御史台忙得是熬油费火,波波碌碌,叶榆本就苍老的脸庞上更添了几条褶子。

    朝中上下一片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这场官吏整肃足足持续到了深秋,崔锦之仰头看着庭院中的杏树,朔风卷起枯叶,飘洒下来,她肩上一沉,一件雪白的大氅压了上来。

    崔锦之无奈地笑了笑:“不过是末秋时节,怎么都用起大氅了,那到了冬日里可怎么办才好?”

    祁宥像是没听见似的,自顾自地为她系好,又握住她冰凉的指尖,轻轻地哈了一口气。

    “还没到冬日里,老师的手就这样冰凉,杜公的药一顿不落地吃着,怎么还不见好?”

    “先生听见了又得用针扎殿下了。”她眉眼弯弯,“臣畏寒的毛病又不是第一日才有,殿下不必忧心。”

    “前几日殿下跟着户部学的怎么样?”

    他眉宇恬淡,紧握着崔锦之的手,总算察觉到指尖的暖意,仍然执拗着不肯放开,“这些查抄的官员倒是一个比一个有钱,搜刮出来的金银钱货都进了国库。”

    崔锦之被他逗得发笑,“听说殿下提议减轻税收?薄税敛,轻徭役,百姓身上的担子轻了,自然会感念殿下。”

    “户部有了钱,我的提议自然也上奏的顺畅......老师既然都知道了,还来问我。”祁宥低下头,看着离自己不过几尺的崔锦之,嘴上像是抱怨,实际心头一片暖意。

    “这么多年了,老师怎么还是如此瘦弱。”他伸出手,在崔锦之的头顶上比划了一下,“清蕴都和老师一样高了。”

    崔锦之抽出手来,平静道:“臣自小体弱,四处流浪,没吃上几顿饱饭,长不高是正常的。”

    又转开话题:“倒是听殿下身边的人来报,说殿下夙兴夜寐地处理户部的事,已很久没睡过一场好觉了?”

    手中温润细腻的触感消失,祁宥心头热热的,忍不住得了便宜还卖乖:“老师怎么这样关心我?”

    她一顿,突然想起前世祁旭那张不耐烦的脸来。

    崔锦之处理政务事必躬亲,支着病骨操劳,连弟子的事也不会落下。

    可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受这样无微不至的注视。

    上一世祁旭就是这样,她问得多了,便冷下脸色道:“孤的事情,丞相倒是十分清楚啊。”

    崔锦之微微哑然,盯着祁宥俊美的脸庞,过了好一会才说:“...臣以后会少过问殿下的事。”

    又似是释怀地笑了笑:“殿下长大成人了,是臣做的不好。”

    只留祁宥愣在原地,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