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望余雪 > 第三十六章 风暴
    这密信上的大致意思就是,闽州水患,致使水坝决堤,更引得山洪爆发席卷了好几个县,已经死伤数千人了。

    可此事......竟已是两月前发生的了。

    送信之人还写到,闽州郡守在洪灾发生后,只是上了奏折说水患不断,需要一笔银子修建更牢固的堤坝,闭口不提灾民之事。

    皇帝当时看了这奏折,也批了下去,户部给钱,工部修建查验,可信上却说,这银子根本没有用来修建什么堤坝,反而被郡守瓜分着给了几个县的县令,他们更是勾结当地的士绅宗族、地主豪强,趁机提高了米价。

    如今饿殍满地,死伤无数,灾民们无以为生,只得求各位县令高抬贵手,放他们一条生路。

    可这些吸惯了人血的贪官污吏哪里肯,不仅不开府放粮,甚至还逼迫灾民去修建堰堤,每日只给上那都见不到几颗米粒的清粥,连一口冰冷的馍馍都没有。

    灾民们不是没想过聚众反抗,只是郡守还敢同山匪勾结,若有人不听话,便杀了推托给山匪即可。那些灾民心头恐惧,即使不堪苦役,也不敢再生出旁的心思了。

    写信之人说,只求这封信得见天颜。

    言辞恳切,字字泣血。

    崔锦之将手上的信纸缓缓捏紧,只觉得满目血痕,洪灾、饿殍、山匪、贪污无数件事交叠在一起,化作一把尖刀刺进她的肺腑,搅了稀巴烂。

    她脚下一个不稳,连喉间都涌上一股腥甜,祁宥眼疾手快地扶住她,这一下把其他三人吓得不轻,连忙喊道:“丞相!”

    崔锦之摆摆手,努力定下心神:“送信之人是谁?”

    叶御史低声开口:“是老臣曾经的学生,两年前科举,他中了探花。”

    “探花郎多半于京城留职,怎么会去了闽州这样偏远的地方?”崔锦之强行咽下口中的血腥气,继续问道。

    “臣那个学生,本在吏部任职,为人正直刻板,不懂变通,得罪了...吏部尚书,不久后就被找了个错处下放到闽州去了。”

    “如今闽州已成为郡守邓翰墨的天下了,臣的学生想尽一切办法,终于偷偷将这封信送了出来,递到了臣的手里。”

    刚方才叶榆口中提到的吏部尚书萧峰,正是当今皇后的亲侄子。

    令和帝脸色发青,双唇紧抿,眼瞧着就要发怒。

    祁宥紧盯着工部尚书,又恰到好处地添了一把火,“闽州上书的水坝,按照章程,工部须得派一位官员前去验收,为何工部的总册上写的是‘验收无误’?”

    工部尚书此时脸上的冷汗已经快淌下来了:“这...这...”

    摆明了工部中有人同这位闽州郡守牵扯甚深。

    令和帝握着龙椅的手已经青筋迸发,突然将桌案上的一方端砚砸了出去,那墨汁四溅,吓得工部尚书“砰”地跪了下来。

    “查!”皇帝已全然没了君王的样子,怒吼道:“工部上下给朕彻查!到底是谁,去了闽州后还能装作安然无事的回来签字!”

    他额角青筋暴跳,喘了几口粗气,强压下怒火:“丞相,朕命你即刻动身前往闽州,安抚灾民,重振各县。”

    “朕赐你‘尚方斩马剑’,清查闽州各县,一旦有人行贪污贿赂之事获实,就地斩杀!”

    “叶御史,立刻调出两名都御史协同丞相,务必、给朕彻查清楚!”

    众人皆撩起衣摆,下跪行礼道:“臣遵旨。”

    令和帝看向祁宥:“你既同崔相学习多年,此次就随丞相共赴闽州。”

    -

    宫外的马车已等候多时了,崔锦之刚坐了上去,便忍不住“唔”的一声,吐出一口鲜血。

    “老师!”祁宥一只手及时伸了过来,拉住了她摇摇欲坠的身体。

    他连忙从随身携带着的药瓶中倒出一粒药丸,让崔锦之服下。

    这药丸是前几年杜怀舟为她研制出来,说是在关键时刻能保她的命,也不知道里面放了什么,只觉得比她此时口中还要腥甜上几分。

    虽然她知道自己不会死,可这药也确实神奇,每每吃下去,总能缓解一二她身上的病痛。

    可崔锦之此时没心思细究这些,强撑着坐直身体,开口道:“要走水路......闽州距离京城太远了,走陆路,要一月有余才能到,来不及。”

    “老师。”祁宥握紧崔锦之的手,虽然担忧她,但知道她此刻顾不上自己的身体。

    他压下心中的烦躁,和她商讨起闽州之行来:“水路无法直达闽州,我们只能先到临安,再靠马车到闽州。”

    她微微喘了口气,点点头。

    “未免打草惊蛇,到临安后,不必通知各郡县了,通行的路引也不能写清查之事。”祁宥缓缓说道:“还有禁卫军。既然闽州郡守敢与匪帮勾结,手中必有私兵,我们还要调一支禁卫军来。”

    “这些事我都会安排妥帖。”他仍是紧紧地握住她的手,不肯放开,温热的体温坚定地传了过来。

    崔锦之本忧心如焚,此刻看着他有条不紊的安排着,思绪却突然回到了多年前的那场雪。

    那个时候的他浑身是伤,仰倒在肮脏的雪水中,眼神中是孤傲与恨意。

    可她陪在他身边不过五年,他就已经褪去曾经的瘦弱,变成一个真正鼎立于天地的半大少年了。

    绞在一起的五脏六腑终于舒展开,她惨白的脸色此刻也终于一点点恢复过来。

    崔锦之疲倦地点点头,又轻声开口道:“陛下让您同我去闽州,不仅仅是跟在我身边学习。”

    她微微偏头,似是欣慰地笑了笑:“殿下长大了。闽州安顿好后,殿下可能准备着开府封王,再领个差事,入朝听政了。”

    这一世的许多事情,都变得和前世不同。

    令和帝这几年像醒悟过来似的,不再对祁宥这个四皇子抱有偏见,反而默许了崔锦之处理政事时带着他的做法。

    也有可能是因为没了崔锦之教导祁旭,而这些年间,祁旭倒也没展现出什么引人瞩目的帝王之才来。

    令和帝也没和前世一样,早早定了祁旭为储君。而是按照惯例,到了年龄便让诸位皇子开府入朝,祁旭去了工部做事,而祁邵则进了顾云嵩的玄甲军历练。

    大皇子祁淮没什么野心,平日里只和一些穷苦清贫的读书人一处看书习字,令和帝把他丢进翰林院整理书卷,倒没怎么管过这个儿子了。

    隐隐透露出想要皇子们各自逐鹿之势。

    空气中缓缓流动着闷热压抑之感,突然一声沉闷的空雷响起,惊得大地似乎都晃动了一瞬。

    崔锦之掀开车帘向外看去。

    她知道,不仅是闽州,不久后的京城,亦有一场风暴在缓缓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