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其中隐情
“二位,请坐。”老村长指了指一旁勉强能称之为“椅子”的地方。
怜芙与萧云昶对视一眼,却并没有动作。萧云昶反倒向前一步,一掌将那“椅子”震得粉碎。
“你既然识得我萧家的玉牌,就该清楚我萧家的行事手段。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村长被吓得浑身一哆嗦,长叹了一口气。
“其实,我以前是萧老国公麾下的士兵,当年有幸在战场上只是伤了一只脚。萧老国公觉得我可怜,就准许我回乡,还让朝廷优待我。”说着,他掀开了衣摆一角。只见他那看似正常的左脚,竟然是用木头削制而成的。
怜芙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难怪她总觉得村长的脚有些异样。
萧云昶眉头紧皱:“我问的是村子里孩子的事情,你不要顾左右而言他。”
村长摇了摇头,这才缓缓说道:“实际上,这一切并非我们所愿。没错,村里是在培养孩子,但这都是为了他们好。”村长说得理直气壮,毫无愧疚之色。
他接着讲道:“少主你们也看到了,咱们这村子穷成什么样子了,吃穿都成问题。只有学会拿枪,他们才不至于饿肚子,才不会被人欺负。”
村长给出的理由,让怜芙都觉得他似乎真的是为孩子们好。
但萧云昶可不信。他冷笑一声,从腰间抽出软剑,直接架在了村长的脖子上。
“你以为能骗得了我吗?快说实话!”锋利的剑刃在村长的脖子上划开一道红痕,渐渐渗出鲜血。
村长被吓得懵了,赶忙说道:“少主,少主!我说,我说!”他指着窗外说道:“有一天,来了一个男人,他说只要我们能提供合格的孩子,他就以每个孩子十两银子的价格买下。”
十两银子啊!足够他们村子里的人生活一年了。
怜芙眼中闪过一丝疑虑:“既然有这么多钱,为什么你这里看起来依然这么穷,甚至比普通村民家还不如呢?你是不是有什么隐瞒?”按道理来讲,村长的地位应该分得最多的银子才对。
萧云昶冷哼一声,眼中满是威慑:“说!”
老村长摆了摆手,眼中满是沧桑:“我们这些人,以前都是当过兵的,不是有残疾就是体弱多病,干不了重活。大家都不容易,我年纪大了,少吃点喝点没什么,大家过得好就行。”
村子实在是太穷了。在那个男人来之前就已经山穷水尽了。而朝廷呢,嫌弃他们是累赘,刚开始几年还能拨点银子,后来就一分钱都不给了。
人嘛,总得活下去。再说那些孩子被卖出去当兵,也算是个不错的出路。
萧云昶这才放下手中的剑。
得知真相的两个人,回到了老妪给他们暂时居住的地方。不过他们没有回屋子,而是找了个安静的角落。
“我觉得村长没有说谎,可那人要这么多孩子当兵究竟有什么用呢?这么小的孩子能上战场吗?”
朝廷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
但很快,两人突然抬起头,从彼此的眼神中明白了一些事情。
“沈家!”
沈家谋划这件事情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等个七八年绰绰有余,到时候资金、兵马和粮食都充足了,他们就有造反的底气了。
想到这里,萧云昶吹响了骨哨。
不一会儿,一个身穿黑衣的暗卫出现了。
“你传信回京城,让京城的人密切观察沈家的动向。”
按照村长所说,那些人每半年来一次,下一次就在半月后,如果是沈家所为,一定能查到蛛丝马迹的。
交代好一切之后,萧云昶和怜芙就在村子里住了下来。然而,那些孩子们也不能长时间留在这里,而且也没有那么多食物。
怜芙想出了一个办法,她让村长把村子里的人都聚集起来。妇女们跟着她学习织布和刺绣;萧云昶则利用自己的身份,让当地县城的护卫队前来帮忙开垦周围的农田,种上粮食。
这样一来,他们有了赚钱的途径,又有了田地,就不会再卖孩子了。毕竟,如果不是穷困潦倒到没饭吃,谁愿意卖掉自己的亲生骨肉呢?
渐渐地,村子里的日子开始好转。妇女们每天绣些东西,拿到县城的集市上去卖。虽然价格不高,但每天也能有几十文的收入。这些钱用来买柴米油盐和新鲜的鱼肉,足够村子里的人吃喝了。孩子们的脸上也重新露出了笑容。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而此时,在京城内。
整整半个月了,皇帝都没有踏入咸福宫一步。
娴贵妃气得将手中的茶盏摔了出去:“都怪那个贱人!以前陛下每周都会来看我们母子,现在竟然一步都不肯来了。”
她不知道是自己的手段让皇帝厌恶了,还是自己的小心思被发现了。反正她觉得一切都是怜芙的错。
一旁,念蕊低着头,弯腰捡起茶盏。
“娘娘,您怀着小皇子,又贵为贵妃。奴婢打听过了,最近朝廷事务繁忙,陛下才没时间来后宫,陛下怎么会不在意娘娘呢?”
娴贵妃听了她的话,不但没有松一口气,反而惊恐地拉着身边宫女的手,打量着四周:“念蕊啊,你说他会不会因为怜芙彻查这件事啊?要是查出来可怎么办啊!本宫,本宫只是嫉妒她能陪在陛下身边罢了。”
最近娴贵妃经常神志不清,说一些不符合身份的话。
念蕊听到这话,瞪大了眼睛:“娘娘病了,你们还不出去守着,不要让人进来!”
话音刚落,就见躺在软榻上的贵妃脸色惨白,捂着肚子喊道:“孩子,我的孩子!”
念蕊忙开口朝着门外喊道:“你们几个懒惰的,还不快去叫太医,娘娘动了胎气!”
这一夜,咸福宫的灯都没灭。
宫人进进出出匆忙的很。
一直闹到天明,这才停了下来。
太医满头大汗,而娴贵妃则一连疲惫。
声势之大连皇帝都被闹了过来,再有多少的怒气,在看见娴贵妃虚弱的那一刻,都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