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章要钱要人
朱标听着朱樉的吹嘘,也是惊奇,等着一双大眼睛看着二弟朱樉。
“二弟啊!不用粮食你怎么酿酒?你难道还有神仙手段,大手一挥就能凭空的变出酒来?”朱标打趣着朱樉,惊奇之余,开心的笑着。
朱樉却没敢笑。他确实有办法凭空的变出酒来,在他的仓库中还存有不少的酒,其中有泸州老窖,剑南春,茅台等等。
朱标说的神仙手段,朱樉也能做出来,凭空变酒对他而言就是小儿科,但是这酒变出来了,大哥朱标非得把他当妖怪不可。
想到这里朱樉觉得,大哥应该不是开玩笑吧!难道大哥知道了我的金手指了!我是什么地方暴露的?不应该啊!我从来没有在人前使用过我的金手指,怎么可能被发现呢?
“二弟!你怎么了?是想到什么了吗?”朱标见弟弟走神,好奇的发问,二弟最近不知道怎么了,老是走神,莫不是被父皇吓着了?
朱标还不知道,他随意地一句玩笑话,已经让朱樉自我怀疑了。
片刻之后,朱樉回过神来,他觉得大哥应该是在说笑,并没有发现他的秘密。毕竟,朱标要是真的发现了,那就不是说笑了,要么是把自己当神仙供起来,要么就是把自己当妖怪烧死。
朱樉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大哥,我可没有凭空变酒的本事,不过我的酒原来确实不是粮食!”朱樉自信地说着。
朱樉的自信让朱标更加的好奇,酒就是用粮食酿造的,这是常识,如今二弟信誓旦旦地说酿酒不需要粮食,这怎么能让人不好奇!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朱樉握住了朱标的手,把耳朵凑到了朱樉的身边,小声地问:“好弟弟,你偷偷地告诉哥哥,你酿酒的法子是什么?”
“蒸馏酒!”
朱樉淡淡地吐出这三个字。
朱标一拍脑袋,也是从吃惊中醒悟过来,道:“原来如此!”
蒸馏酒的法子唐朝的时候就有了,很多的烈酒都是通过蒸馏的方式得到的。朱标还知道,一坛好的蒸馏烈酒价格要比一般的酒价格高出一倍。
知道了朱樉的法子,朱标心里算是松了一口气。
“既然你有法子,那我就不多掺和了,二弟,你好好努力,别让父皇失望,小心又要挨鞭子。”
说着,朱标就要离开。
朱樉哪里能让朱标离开啊!商会的事情如果没有朱标掺和,那么这件事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朱樉免不了又要被责备。说不定又要挨上几十鞭子。
有了朱标这个大头顶在前面,朱元璋就是再想打朱樉,那也得先动太子朱标。朱元璋打朱标?别做梦了,疼还疼不过来呢!还动手打!
朱樉拉着要走的大哥朱标,赶紧喊道:“大哥,你别走啊!你要是走了,我可就惨了!你不能不管弟弟啊!”
朱标见朱樉可怜兮兮的模样,当大哥的也于心不忍,只是经商这件事情传到父皇的耳朵李,只怕要受责罚。
想了半天,朱标还是咬牙选择帮助朱樉。挨骂就挨骂吧!自己的弟弟,自己不疼谁疼啊!父皇要是真的责怪下来,他这个当哥哥顶在前面,二弟朱樉也不至于挨鞭子。
“好吧!二弟,你要我帮你做些什么?”
“大哥,我需要人手还有钱财!我秦王府那些人都是榆木疙瘩,平日里扫个地还行,但想要他们去做事,一个个都死死笨笨,实在教不会。”
“创建商会还需要一大笔钱,我秦王府只有几千贯,这点钱杯水车薪,大哥你借我点呗!这钱我算你入股,以后赚了钱给你分红。我可以立字据的!”
朱樉眼巴巴地看着朱标,可怜兮兮的模样,像是一只被人舍弃的小猫。
朱标哪里舍得自己的二弟吃苦啊!
“你说吧!还需要多少钱?大哥给你想办法弄来!”
朱樉不好意思地道:“大哥这个钱有点多,起步可能需要数万贯,后期还可能需要的更多,保底十万贯!”
朱樉说完,就不敢去看朱樉快要吃人的眼神,这眼神分明就是说,你看我值多少钱,你把我拿去卖了换钱得了!
在大明,一贯钱就是一两银子,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开销也就五两银子。朱樉这一句话要十万贯,足足十万两,这就是朱标,要是换一个人,能直接把朱樉赶出去!
看着朱标难看的脸,朱樉解释道:“大哥,前期投入也就两万贯,后期可能需要追加投入八万贯,也就是可能,不一定需要那么多!但这个两万贯还是需要的!”
朱标听着两万贯的要求,紧皱的眉头这才舒缓开来,缓缓地开口道:“老.二啊!两万贯哥哥是有,但你要省着点花!”
朱标这钱借给朱樉就没想过能再要回来,全当是给弟弟朱樉了。
朱樉听到朱标的这句话,心里也明白,自己的好大哥,这是没打算把钱要回去。
想到这里,朱樉的心里满是愧疚。他其实就是想要两万贯,说十万贯就是耍了一个小心机。
我说十万贯你嫌弃多,那我锐减到两万贯这不算多了吧!再说了,当大哥的已经拒绝一次了,那么这个最低的要求难道还不能答应?
在心理博弈上,朱樉是完胜朱标,虽然赢了,但朱樉更想狠狠地抽自己嘴巴子!居然连自己的亲哥哥都坑,不是个玩意!
朱樉已经想好了,这笔钱就当是太子的投资,他要给太子弄出一个盛大的商会,足以购买整个大明王朝。
朱樉看着朱标上了马车,他这才坐上自己的马车回到秦王府。
而就再他们离开之后,一个小太监就把他们的谈话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听着小太监的复述,面色阴沉。朱樉坑朱标的小手段,自然逃不过朱元璋的火眼金睛,也是因为看出来,脸色才难看的要死。
“好你个朱樉,居然连你大哥都坑,今天咱非得抽你几十鞭子,让你长长记性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