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司机竟是个硬骨头。

    审讯室内,各种“文明”的审讯手段轮番上阵,可无论怎样询问,这家伙始终咬死一句话:“当时我就是一时大意,没看清楚前面的小轿车,所以才撞上去的。”

    面对如此顽固的嫌疑人,谢闲云和同事郑利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又无可奈何。

    毕竟人家死活不肯改口,他们一时间也无计可施。

    想到这里,谢闲云的脸上写满了为难,神情也有些落寞道:“案子进入瓶颈期了,不过我们正在想办法克服。”

    郑利剑听了谢闲云的话,也跟着长叹了一口气。

    曾经多年,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如此嘴硬的人,而且他隐隐有种直觉,这个人似乎并不是普通的货车司机,反倒像是混迹多年的老手,而且有着很强的反侦察经验。

    为此,郑利剑还让人去查了这个人的资料,甚至还抽取了DNA样品,送去了检测机构。

    可是结果均显示,这个人就是初犯,没有任何不良前科。

    这是真的吗?

    郑利剑跟谢闲云心中同时产生了疑问。

    他们都从事二十多年的警察工作,很多时候心中的直觉都是相似的。

    “谢队长、郑局长,我和韩主任今天正好没什么事情可做,也许您二位可以给我们这两个对案件一窍不通的门外汉讲讲具体情况,说不定听一听会有意想不到的启发和收获!”

    何涛看似漫不经心地说着这番话,但实际上他心里早就已经有了对于这个案子的侦破方向。

    “那行吧,既然这样,谢队长,就劳烦您把整个案件的经过详细地再讲述一遍啦。”

    郑利剑毫不犹豫地答应道,并连连点头示意。

    谢闲云微微颔首,表示同意。

    只见他伸手拿起放在桌子上的一支荧光笔,然后转身面向韩颖和何涛,开始有条不紊地重新梳理起整个侦破过程来,同时还着重阐述了目前所面临的一些难题。

    待谢闲云汇报完毕之后,何涛率先开口说话:

    “谢队长真不愧是从省里专门派遣过来协助办案的专家!”

    “仅仅只用了短短两天时间,居然就能在这么大一片区域——而且还是在周围好几公里都没有安装任何监控设备的艰难条件下,顺利找到肇事逃逸的司机,并且成功将其捉拿归案!”

    “”这等本事简直令人惊叹不已啊!”

    说完这些话后,何涛脸上流露出钦佩之色。

    当然了,他之所以如此称赞谢闲云倒也并非完全出于刻意奉承讨好对方。

    毕竟谢闲云长期以来一直专注于研究处理各类交通肇事案件,经验十分丰富老道,所以往往能够在犯罪现场,敏锐地察觉到那些旁人容易忽视掉的细微线索和重要证据。

    例如这一次,谢闲云在混乱的现场发现了一个精致的儿童头绳,先是锁定了肇事者的女儿,然后才将货车司机抓捕归案的。

    如果换了旁人,恐怕早已经放弃这条线索了。

    他们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是现场本来就有的,或者是被人随意扔弃在那里的。

    听了何涛的回答,谢闲云眼中还是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只是,何涛身边的韩颖似乎对这一切并不感冒,她也跟不上何涛的思路,她今天之所以愿意过来,也只是不想见自己的父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