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高树斌的要求,每个月初在市政办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各部门汇报上个月的工作进展,以及这个月的工作计划。

    所有参与此次市属企业改革的领导必须参加,上到市长高树斌,中间是常务副市长以及一些分管副市长,下面是负责具体实施的各局局长。

    然而,随着这些措施如火如荼地实施,新的问题已经浮现。

    “高市长,市财政发放下来的资金已经用完了。”

    李军利神情有些为难地说出了问题。

    话音刚落,参会干部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是啊,改革虽然进行的十分顺利,可是花钱的速度也很快,这次第二个月,改革配套资金就花的快见底了。

    如今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向上面重新申请资金。

    然而,他们都是清州的干部,对于清州的经济太熟悉了。

    清州市每年财政收入有限,各项费用支出早在年初就已做好了预算安排。

    其实,按照清州市政府制定的改革方案,此次改革共需要一千万的预算,可是市财政局东挪西凑,最终也只批下来四百万。

    这次倒不是财政局长故意为难,是清州财政账户上真的没多少了。

    如今想要再次申请资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大家不禁感到一阵头疼。

    如果此刻能有一笔额外的资金来源该多好啊!

    “还差多少资金?”

    高树斌面色凝重地问李军利。

    “高市长,经过我们初步估算,大概还差六百万左右。

    说出这个数字后,李军利也犯了难。

    是啊,缺口资金太多了。

    可是改革已经准备了这么久,大家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投入了那么多的热情,难道就这么放弃?

    不甘心,实在是不甘心啊。

    别说手下这些干活的员工,就是李军利自己也舍不得。

    可是,没钱怎么干活啊,那些先进的生产设备是必须采购回来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是此刻,所有人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高市长,要不咱们再想想办法,实在不行,我带头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就当先借给企业了,等他们盈利再还给我。”

    看着会场陷入了一片死寂中,李军利提出了解决办法。

    他的眼神坚定而充满决心,仿佛已经做好了牺牲个人利益的准备。

    然而,这个提议立刻引起了一片沉默。

    李军利的家庭情况并不富裕,拿出这笔积蓄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而且,仅仅依靠他一人的力量远远不够填补如此巨大的资金缺口。

    听完李军利的话后,在座的人中也有几个跃跃欲试,想要效仿这位老局长的做法。

    “李局长,你的心意我们都明白,但这样做对你太不公平了,我们不能让你一个人承担这么大的压力。”

    吴建材沉重地说道,他的脸上满是忧虑和无奈。

    “是啊,李局长,我们不能让你一个人做出这么大的牺牲,我们应该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会议室里,参与此次改革的其他领导纷纷附和道。

    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沉重的氛围,每个人都陷入了沉思。

    面对如此巨大的资金缺口,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惑。

    但他们知道,退缩不是办法,只有团结一心,共同寻找出路,才能克服眼前的困难。

    “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