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得出来,在公家做事被人欺负,书记不把他当人看,他心里憋屈得很,经常闷着气。
如今到了河湾可就大不一样了,书记对他好,信任他,什么事都放心让他去做,他做得顺心又开心。
算是遇上好人了。要是还在冯集,真有可能把他给憋出病来哟。
我说:“听说到了河湾工作经常要加班,顾不上家里,这样还好吗?”
老人说道:“我的儿子不怕吃苦受累,就怕不被人尊重,受别人的气。
原来在冯集那个书记一点权力都不给他,啥职责都不让担,连个车子都坐不上,来来去去都得坐车。
他经常在家里生闷气,有时候都气哭了。”
正说着,郝乡长推门进来,听到了他老娘的话,接着说道:“妈,您可别在甄书记面前说我的不是。”
老人家一听儿子说我就是甄书记,立马快步走到我面前,紧紧拽着我的手说道:“哎呀!您就是我儿子常常念叨的好人呐,您这么年轻,却对我儿子这么好。
我们一家人都要好好谢谢您呀!您这人一脸福相,好人必定会有好运好报的!”说话间,双手合十不停地作揖。
我赶忙上前搀扶着老人家,诚恳地表示我和郝乡长亲如兄弟,不必如此气。郝乡长见此情形,也满怀感激地向我深表谢意。
看着郝乡长感激的眼神,我心想,郝乡长在河湾工作表现出色,确实与他心情愉悦舒畅有着极大的关系,并非像卫志强所贬低的那样。
我能为他营造这样良好的心情和工作环境,内心感到十分欣慰。
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河湾乡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会携手走过每一个困难,迎接每一个挑战,共同创造河湾乡美好的未来。
1996年,在河湾乡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时光如同一条缓缓流淌的河流,承载着无数的欢笑、泪水、思考与成长。
那是一个阳光温暖的日子,大概在10月前后,县委的罗书记郑重地征求我的意见。
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凉爽的气息。我坐在办公室里,心中思绪万千。
罗书记说想把郝加龙调到龟山镇担任书记一职。我陷入了沉思,脑海中浮现出郝加龙在河湾的点点滴滴。
经过深思熟虑后,我建议让他前往我的家乡河口。河口和河湾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都是以蚕桑产业为重要支撑的大乡,在规模和格局方面极为相似。
我深知郝加龙在河湾的工作表现和他对蚕桑产业的了解,相信他若去了河口,凭借以往的经验必定能够得心应手,工作成效想必会比在龟山镇更为出色。罗书记这一次采纳了我的建议。
有了之前余洪华的经验教训,这次回来之后,我的心中多了一份谨慎。
我特意关照郝加龙镇长,让他抓紧时间处理好自己应当处理的账务,该办理的手续务必及时做好签字等相关事宜。
我以这种委婉的方式向他暗示了即将可能发生的工作调动,希望他能提前做好准备。而且,推荐他到我的家乡,我其实也存有一点小小的私心。我的三弟甄荣在那里担任党委秘书,我想着郝加龙去了之后,或许能对甄荣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每当想到这里,我的心中既有期待,又有一丝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