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扭曲变形的错误导向,造成了基层干部队伍良莠不齐的现象愈发严重,在群众当中的形象也是每况愈下、日渐式微。

    有些乡镇干部,过度沉迷于权势、关系和权术,贪婪的欲望如脱缰的野马,毫无节制,毫无底线。

    在工作中,他们不是将上级的精神与本地的实际情况有机融合,而是生硬地搬套,甚至不惜使出欺上瞒下、仗势欺人的卑劣手段。

    有的更是口是心非、阳奉阴违,一心趋炎附势、背信弃义、虚情假意,丝毫不在意自身的形象和所造成的影响。

    为了满足一己的私利私欲,为了迎合上级领导,竟然全然忘却了做官应当为民做主、造福一方的神圣宗旨,甚至毫不顾惜地抛弃了人格尊严,在人民群众当中造成了极其恶劣、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而近些年来,在乡镇干部的任用提拔过程中,很少遵循群众推荐的途径和方式。

    在实绩考评方面,往往存在着“轻信虚假数据,倾听浮夸大话,追求表面空架子”的荒唐现象。

    正如当时广为流传、令人唏嘘不已的顺口溜所讲:“村骗乡,乡骗县,一级一级往上骗,一直骗到国务院。”

    然而,局外人又如何能够切身体会到身为一个乡镇长所面临的重重艰难呢?在尚未坐上这个位置以前,众多人都曾信誓旦旦地宣称,倘若能够主政一方,必然会心系百姓,不忘最初的本心,全力造福于民。

    可当真正身处那个职位,才深深地体悟到其中那无尽的无奈与难以自主的身不由己。

    就如我,在河套担任了整整三年的镇长,在这段期间所历经的酸甜苦辣,唯有自己最为明晰。

    我能够问心无愧地讲,在我的任期之中,虽说的确存在一些失误,然而相较我为河套所作出的贡献,那些失误实在是微乎其微。

    因为,我亲眼目睹并亲身参与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从曾经的繁荣昌盛逐步走向低迷衰落,而后又由低迷缓缓回升至繁荣兴旺的整个历程。

    当我离开的时候,它仿佛一片充满着蓬勃希望的绚烂朝霞,又恰似一颗璀璨耀眼、熠熠生辉的明珠闪耀于泗洲湖畔。

    可当下的小镇,呈现出的却是一幅令人忧心忡忡、愁眉不展的景象。上报的产值远远超出了实际数字,其中的水分自是不言而喻。

    据县目标办考核结束后的相关消息,一个规模并不庞大的缫丝厂,每年的招待费用竟然高得令人瞠目结舌,而镇政府的财政状况早已是入不敷出、捉襟见肘。

    这种现象的存在是无可争辩、不容否认的观事实,说与不说,似乎都并非那般重要。

    群众所亲眼目睹的是,在这段时期,小镇提拔了一批干部:厂长破格提拔为镇副书记;副书记晋升为乡长;乡镇长提拔为书记,而书记又高升为县处级领导。

    究竟凭什么呢?无非是靠着吹牛皮,十说成百,百变成千,千又变成万。借此获取银行贷款,企业用一部分维持运转。再用较大部分来请送礼、肆意吃喝,拉关系、走捷径。

    提拔之后,人走了,留下企业巨额的亏空却无人过问。人家升官发财,逍遥自在,又有谁甘愿去得罪人,去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呢?也就只能编编顺口溜,在茶余饭后当作笑料讲讲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