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相信他们也一定能再创辉煌。

    想到这些,虽然困难重重,但我心中也无所畏惧。况且还有党委书记和两套班子集体呢,就算天塌下来,也有高个子顶着,我又有什么好怕的呢?这么一想,觉得自己之前的担忧简直就是杞人忧天。

    1992年春,在人代会选举结束后的表态发言上,我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对代表们说:“我定会忠于职守,全心全意地为河套人民服务,勤奋努力地工作,竭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等到我离任的时候,一定能问心无愧地面对各方各界坦言:无愧于党组织和各位代表的信任,无愧于这段青春岁月,无愧于历史和河套人民,请各位代表和河套人民一起见证!”

    那坚定的话语,在会议室里回荡着,犹如一阵激昂的号角,激励着每一个人。代表们的掌声如雷鸣般响起,那是对我的信任和期待。

    那年,我34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我知道,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会后,我满怀激情地投身到工作当中。

    首先把目光投向了工业这一块。当时负责工业的有祈成涛、董亚、刘祥三位副镇长,还有工业助理和工办室的一整套班子。

    他们就像一支支利箭,准备射向目标。而我,作为镇长,需要协调好各方的力量。和他们相比,我在业务水平和对内外情况的了解程度上,确实没有他们那么透彻。

    如何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这成了摆在我面前的关键问题。

    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我想象着未来的工业发展蓝图,心中充满了期待。

    我知道,只有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才能让河套镇的工业蓬勃发展。

    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向韦书记汇报交流后,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

    韦书记表示,工业方面,让三位分管镇长全力以赴;

    农业这一块由新调任的吴怀忠副书记牵头负责;而我的工作重点则是协调工业战线上的各方面关系。

    古话说得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很难体会到那种被打压的滋味的。

    很多时候,你虚心真诚地向人请教,有些人不但故意卖关子,还会把你当成软弱无能之辈,根本不把你放在眼里。可当你果断决断地行事时,他反而会乖乖听话。

    我性格比较温和,总是怀着善意和真诚与同事相处,从不会端着镇长的架子向镇长办公室的同志下达任务,发号施令。基本上都是采取商量协调的方式去指导工作。

    这样做虽然能让几位镇长在和谐的氛围里开展工作,但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有些人把我这种温和、善良、恭敬、谦逊、礼让的处事方式当成了软弱无能,还耍起了小聪明。

    我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困惑。我不明白,为什么真诚和善良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处事方式,思考着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当然,察觉到这些问题并不难,我把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向韦洪伟书记汇报后,韦书记在班子会议上颇为严厉地批评了这种现象,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也让极个别人在后续的工作中有所收敛。

    对于这些人的处事方式和做法,我心里有数,一方面自我调整,另一方面尽力沟通,同时做好防控,还不忘维护大局。后来的实践证明,我当时采取的策略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