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迈出的第一步皆是期望能让司马阳知晓,自己怀有极为迫切的进取之心,并已然将目光牢牢地盯准了某个特定的职位。

    自然喽!这些人所用的说辞最终都会归结到一点——“一心只想跟随司马阳书记您一道拼搏奋进、开创事业新局面”。

    “喂!阳阳,我是老家恁六叔啊!我来山高了,想见见你?”

    “六叔啊!你来山高了,我让他们给你安排饭和住的地方。

    我这会儿有点忙,下午下班再找你去?”

    六叔是自己一族的叔叔,自家人,司马阳来山高县快五年了,老家的族人还没有人找过自己呢!

    管吃管住那是最起码的。

    “吃住你就别管了,我在你梓涵妹妹家住着呢!就是想见见你,说几句话?”

    司马梓涵是六叔家的闺女,嫁到了山高县,女婿邓先明现在在石门乡政府上班。

    司马阳知道的这个妹妹和妹夫,当常务副县长的时候,司马梓涵还领着邓先明来找过自己。

    “六叔,咱是自己家人,有什么话,有什么事你就在电话里说吧!

    不一定非得见面说,我这边儿实在是太忙了!”

    司马阳不是不愿意见六叔,就是自己实在太忙了,抽不出时间见六叔。

    “阳阳,你妹夫先明不是在乡里也干五六年了嘛,你现在当县委书记了,当家了,可得提拔提拔你妹夫啊!”

    六叔的话也够直接的。

    “这事儿啊!行!我知道了,你让先明好好干吧!”

    司马阳这几天正发愁自己人太少的事情,嘴里虽然这样说,心里已经答应六叔了。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往往受到当时所处环境、说话者的语气、语调以及所使用词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就在此刻,司马阳虽未直言应允,但仅仅一个简单的“行”字,

    便已向六叔传递出明确的信息——他已然应下了六叔所求之事。

    六叔何其精明之人,又岂能听不懂其中深意?

    刹那间,喜悦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心中仿佛绽放了一朵绚烂的花朵。

    而坐在一旁倾听着电话那头对话的司马梓涵与邓先明,同样也心领神会,脸上不约而同地浮现出欣喜之色。

    一时间,整个家庭都被欢乐的氛围所笼罩。

    兴奋不已的六叔,此时连在闺女家多住一晚的心思都没了。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赶回家中,将这个好消息亲口告诉他的老伴儿。

    不仅如此,他还要把这件事讲给司马良辰和司马东夫妇知晓,好好夸赞一番司马阳这孩子对亲戚情谊的看重。

    毕竟,能得到这样的回应,对于六叔来说无疑是一件极有面子的事情。

    他觉得有必要在村子里好好宣扬一下,让大家都知道司马阳给他带来了这份殊荣。

    “喂!司马阳!我张雨生啊!你当大官了,还记得我这个高中同学吗?”

    “卧槽!张雨生啊!你从哪儿冒出来了!不会是正在晒盖吧?

    大中午的,你不睡午觉,打什么电话!”

    接到高中同学张雨生的电话时,司马阳刚陪同市委信访工作检查组吃过午饭。

    因为得知市委唐开成书记对山高县开展的“信访积案大清零行动”十分赞赏,司马阳心里正高兴着。

    这会儿自己周围没人,就跟张雨生开起了玩笑。

    张雨生是司马阳高中时最要好的朋友,两人经常开玩笑的。

    “卧槽!司马阳,都当大领导了,嘴还那么赖!你才老鳖晒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