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此时此刻,令司马阳倍感烦恼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自从他荣升为县委书记之后,尽管仍然兼任着县长一职,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这种身兼两职的状况并不会长久地维持下去。
换句话说,眼下县长这个关键职位已然空缺。
而新县长的诞生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其一,有可能由省里或市里直接选派人员空降至此;
其二,可能从其他兄弟县市选拔合适人选调任或者升职担任;
其三,则是从本县内部进行提拔晋升。
面对前两种可能性,司马阳内心深处着实不太情愿看到它们成为现实。
原因很简单,如果迎来一位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出任县长,那么双方之间的默契培养必然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如此一来,不仅会消耗掉他更多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更重要的是,工作中的协调配合也难以迅速达到理想状态。
相比之下,司马阳最为期盼的情形便是能够从山高县现有的四大班子领导成员当中遴选出一位德才兼备者,委以县长重任。
因为这样操作的话,彼此之间早已相互了解,无需花费过多时间去适应对方的工作风格与节奏,
可以极大地提高行政效率,节省下诸多精力投入到更为重要的事务之中。
然而,要从现有的领导班子中选拔人员来担任新的职务,这让司马阳感到十分纠结。
在山高县的四大班子领导干部当中,有两位实力强劲的候选人,
他们分别是常务副县长赵华强以及县委副书记肖一和,而这两个竞争的职位,正是众人瞩目的焦点——县长一职。
说起赵华强,他与司马阳已经搭档合作超过两年之久。
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之间的默契可谓是天衣无缝,无论是处理日常事务还是应对紧急情况,
都能够相互支持、协同作战,工作效率极高,成果显著。
因此,如果选择赵华强作为新一任的县长,那么整个县政府的运作应该会继续保持稳定且高效的状态。
再看肖一和这边,这位年轻有为的县委副书记不仅毕业于燕京大学,与司马阳算得上是校友关系,
更重要的是,他在与司马阳共事期间同样展现出了出色的协作能力,彼此间从未出现过任何矛盾或冲突。
不过,相较于赵华强,肖一和的劣势在于他对于政府具体工作的了解程度相对较浅,
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适应和熟悉相关业务流程。
面对这样两难的局面,司马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究竟该如何抉择才能既有利于山高县未来的发展,又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呢?这无疑是一个极其棘手的问题。
让司马阳更加纠结的是,很明显,从昨天开始,两人的竞争就已经开始了。
最明显的事情是,今天上午,赵华强和肖一和已经开始在工作上较劲了。
先是赵华强在县委还没有下发文件明确谁担当富强山高建设工作牵头人的情况下,就已经组织人员开始研究富强山高建设举措了。
谁不知道,在县四大班子中,县长是主抓全县经济发展工作的。
而肖一和则是主动跟白芷溪一起开会,开始起草“文明县城创建、卫生县城创建、园林县城创建”的三城联创文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