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虎有点心动,毕竟这会是真饿。

    “那别人不让咱们蹭饭咋办?”

    四皇子摸了摸自己的荷包说道:“咱们给他饭钱不就可以了。”

    几人立马点头赞同道#34好,咱们这就去找找附近有没有村子。#34

    至于哪里有村子,这个问翠花就可以,毕竟翠花每次出门都会到处乱窜,迫不及待的在山上到处找自己的同类唠嗑。

    一路上基本看不见翠花的鸡影,但是一叫就能立马出现。

    也不知道翠花耳朵怎么这么灵。

    小酒把翠花捞起来问道:“你跟你同伴唠嗑,有没有唠出这附近哪里有村子?”

    翠花得意的昂了昂脖子。

    #39咯咯哒,咯咯哒,咯咯哒!#39

    #39那当然了,我不仅知道这附近哪里有村子,我还知道那村子里现在正在办喜事呢,有酒有肉!#39

    小酒闻言眼前一亮。

    有喜事,那就等于可以吃席。

    小酒高兴的把翠花放回地上,说道:“翠花,带路,咱们去吃席!”

    翠花#39咯咯叫#39的跑在前面给大家带路。

    几个小孩一听可以吃席,这会都高兴的不行。

    吃席多好玩呀,让他们又想起了京城那次热热闹闹的吃席场景。

    好想让顾子行他祖父再成一次婚,这样又可以再吃一次席了。

    小酒决定,下次跟顾子行商量下,让他祖父每天结一次,这样她天天都可以吃顾家的席了。

    哧溜哧溜!

    想想就开心!

    肚子饿的咕咕叫的小酒一行人,跟着翠花一路走,果然看见前方有一个村子。

    几人兴奋的往前跑去。

    村口有好些人进去,看样子都是来吃席的。

    小酒一行人淡定的混入其中。

    果然看见有一家村民的屋门口,张灯结彩的,极其喜庆。

    屋门口的众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气。

    小酒兴奋地搓着手,小声道:“哇!真的有喜事,吃席啦!”

    闻着这家人门口飘出来的阵阵饭香味,四皇子擦了擦自己不争气的口水,问道:“我们要怎么进去呀?”

    小酒想了想,说道#34要不咱们假装是新娘的亲戚吧?#34

    反正人这么多,别人应该注意不到他们几个小孩。

    “好主意!”静心竖起大拇指。

    当年他怎么没想到。

    于是,几个小孩跟在一群寒暄的大人后面,成功的混入了酒席,找了个角落的桌子坐了下来。

    而隔壁桌几位妇人正在讨论今天的主角新郎和新娘。

    几个小孩耳朵立马竖了起来。

    隔壁桌的一个妇人看了眼院子内的众人,和旁边的人小声八卦道#34不是说那林家闺女的亲生父亲是县令吗?#34

    “对啊,怎么这圆儿成婚,没看见县令来呢?”

    另一位外村的妇人顿时好奇的问道:“什么?新娘不是林家的姑娘吗?啥时候又成了县令的闺女了?”

    本村吃瓜第一线的几位妇人立马说道:“哎,这事你都不知道,林家那姑娘听说是县令家走丢的闺女,听说前段时间,刚被县令夫人找回去了。”

    另一位掌握了一线消息的妇人接话道:“不过林家这闺女,刚认回去没多久,就被赶回来了,听说人家亲生爹娘那边有个养女,可受宠了,亲生闺女毕竟不在自己身边养大,这不就没感情,被赶了回来。”

    “不过好在老林家可疼这闺女了,人家亲生父母不要,老林家可稀罕了呢!”

    外村的几位妇人感觉今天这一趟不白来。

    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个内情。

    小酒几人吃瓜吃的太认真,耳朵越凑越前。

    旁边妇人看着脑袋都快拱到自己怀里的小酒,好奇地问道:“你是哪家的孩子,咋从来没见过呢?”

    小酒往后面随手指了指说道:“我是那家的。”

    然后又凑上前问道:“县令为什么把自己闺女赶出来呀?”

    妇人本来还想继续问下这几个小孩是哪家的,可看这小姑娘眼神炯炯的看着自己,这眼神她可太懂了。

    这不就是她平日里吃瓜的时候的眼神嘛,这是遇到同道中人了呀。

    妇人顿时滔滔不绝的开始讲了起来。

    原来圆儿是老林家从路边捡回来的,林家三房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两人把孩子捡回来就当亲生闺女养了。

    可就前不久,圆儿去镇上,正好碰见县令夫人,县令夫人立马把圆儿拦下来,实在是,圆儿长得很像县令夫人。

    好奇的县令夫人派人去查了一下,才把当年的事查了出来。

    原来是县令家的闺女刚生下来不久,就不知道被谁偷走了,然后把娃娃扔到了路边自生自灭。

    为此县令两夫妻愧疚极了,觉得是自己没有看好自家闺女。

    正好这时和离回家的小姑子的闺女,也就是外甥女和自家闺女一般大,县令和县令夫人就把对自家闺女的愧疚之情,寄托到了外甥女身上。

    且没过多久,这和离回家的小姑子,就因病去世了,留下孤苦伶仃的外甥女。

    于是县令和县令夫人干脆就把外甥女过继到了他们的名下,当作自己的亲生闺女在养。

    相处十几年,早已有了感情。

    然而新认回的闺女,从小不在自己身边长大,然后又是长在乡野,处处不如长在自己跟前的这个外甥女。

    怎么说呢。

    这县令两夫妻就跟有病一样,嫌弃自己的亲生闺女,把外甥女当作亲闺女。

    总之县令的做法在梨花村众人看来,那就是有病,而且是非常有病。

    至于这妇人为什么知道的这么清楚,那完全是因为她有个认识的人正好在县令家当差,这不,吃瓜第一线的她,啥事都清清楚楚,且分享瓜的心情十分强烈。

    好在梨花村村民不是些踩高捧低的人,圆儿被赶回来时,村子里的人不管多嘴的婆子还是挑事的村民,都没有上前去嘲笑圆儿,反倒是替老林家高兴,人家亲生父亲不要自己的闺女,老林家稀罕的紧,正好老林家一家合家团聚,皆大欢喜。

    第一次听到这么新鲜瓜的小酒一行人,一边吃着桌上的席面,一边脑袋使劲往妇人堆里拱,为的就是能够听的更加仔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