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

    老夫人看着王家玉说道:“家玉,你来了?”

    “娘,您找我来,有什么吩咐吗?”

    老夫人点了点头说道:“家玉,你最身体还好吗?”

    “娘,我挺好的。您是缺什么东西了吗?我现在就去吩咐管家让他备上。最近这几天您也不见孩儿,我也不敢前来打扰您清修。”

    “家玉,我这次找你来,是我了祖上的家业,其实我本来不该管这件事情的,但是我不能看在祖上传下来的家业,就这么毁了。你出去做善事,我不拦着你,但是你要是荒废了祖上的产业,我可就不答应了。”“娘,我是不会不管祖上的产业的,你放心,我会打点好的。”

    “我怎么听说,已经关了两家店铺了?这是怎么回事?”

    “娘,我觉得那两家店铺不挣钱,留着也赔钱,所以就关了,这件事我自由打算。”

    “好,这件事我可以不管,但是你也二十多岁了,到现在也没有娶亲,我不能看着你这么下去而不管,我已经托了媒人,给你说了一门亲事。过两天就有消息了。你成个家,也好有人帮你打点一下家里的事情。”

    “娘,我没有想过要娶亲,我现在没有时间,等我忙完这段时间再说吧!娘你要是没什么事,我就先出去了。”

    “不行,你别敷衍我,这件事情我是管定了,你没时间可以,家里的事情都由我来安排,不用你管,你只要到时候把媳妇娶进来就行了。”“娘,我现在真的不想娶亲,我先出去了。”说完就赶紧走了出去。

    老夫人大声的说道:“家玉,成你是成定了,你跑不了了。”

    三天之后,老夫人再次让桃儿去请王家玉。王家玉正在村里的私塾给孩子们上课,桃儿直接去了私塾,也不管王家玉有没有上课,进门就说道:“老爷,老夫人让你赶紧过去一趟。”

    王家玉看到桃儿门也不敲就进来了,非常的生气,用戒尺指着桃儿说道:“你没看到我在授课吗?还不赶紧出去。”

    桃儿不慌不忙的说道:“老爷,老夫人说了,如果你现在不跟我回去,她现在就找人把私塾关了。”

    “桃儿,你——好吧!我跟你回去。”王家玉无可奈何的跟着桃儿来到了老夫人的房间。

    这时老夫人的房间里站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这个妇女穿着一身鲜亮的襦裙,头上还别着两支大红花,脸上擦着厚厚的一层胭脂。她见到王家玉之后,脸上立马漏出了笑容,对着王家玉说道:“王老爷,大喜了。”

    王家玉看到这个妇女之后,脸上漏出尴尬的表情,说道:“李媒婆,对我来说没什么大喜的事情。”

    老夫人赶紧说道:“家玉,李媒婆这次来,可是给你说了一门好亲事。”

    老夫人对李媒婆说道:“你赶紧跟他说说,是哪家的姑娘。”

    “好的!”李媒婆高兴的答应了一声。然后笑着看着王家玉说道。

    “这家姑娘可是张员外家的大小姐,年方十八,长得眉清目秀的,又自幼帮助张员外打理家中的事情,琴棋书画也是样样精通,和你们可是很般配的。我去了跟张员外一说,张员外当时就同意了,现在我来通知你们一声,咱们也赶紧去下聘礼。”

    老夫人笑的特别的开心,说道:“好好!家玉也知道了这件事情了,现在我就安排人,去准备聘礼。李媒婆。多谢你了。”

    “娘,我不同意,我说过,我现在还不想成亲。”王家玉赶紧说道。

    老夫人一听王家玉不同意,脸上的笑容一下就没了,她生气的看着王家玉说道:“这件事由不得你做主。李媒婆这件事就有劳你了。赶紧将这件事定下来,然后选个吉日让他们把婚事办了。”

    李媒婆本来听到王家玉不同意,一脸的生气,但是一听要定下这门婚事,脸上立马在次漏出了笑容,高兴的说道:“老夫人,这件事情交给我,你就放心吧!我一定会把这件事办的漂漂亮亮的。”说完就走了出去。

    下午天开始阴沉起来。王家玉也是一脸的不高兴,他娘已经替他决定了这门亲事,他是反抗不了的,只能认了命。天阴的很厉害,马上就要下雨了,这时管家走了进来,对着王家玉说道:“老爷,刚才族长派人来说,村东头王桥家的房子要塌了。这场雨要是下起来,房子一定坚持不住,所以来找老爷,看看能让王桥一家先住到府里来吗?等到天晴了之后,在帮王桥家修葺房屋。”

    王家玉点了点头,说道:“好的,你去安排一下吧!”

    管家点了点头,就走了出去。没一会天就下起了雨,这场雨下的很大,王家玉站在门口往门外看着,一脸的严肃。这时一个仆人跑了进来,对着王家玉说道:“老爷,不好了,管家出事了。”

    王家玉赶紧问道:“管家怎么了?你赶紧说。”

    “老爷,刚才管家去安排王桥一家的事情,没想到雨就下了起来,王桥家的房子一下就倒了,将管家和王桥一家压在了下面,现在村里的人都在挖掘。”

    “赶紧带我去。”说着连油纸伞也来不急拿。就跑进了雨里。

    等到王家玉到了王桥家的时候,那里已经围满了村里的人,人们都不停的挖掘着,倒下来的墙壁。王家玉也赶紧跑了过去,跟着村里的人一起挖掘。

    雨越下越大,很快就淋湿了王家玉的衣服,雨水顺着他的面颊不停的往下流着。“快闪开!”也不知谁大喊了一声。

    “哗”的一声,王家玉身边的一堵残墙倒了下来,将王家玉和几个村里的人压在了下面。

    后来人们挖出王家玉的时候,王家玉已经死了。老夫人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当时就晕了过去,等老夫人醒了之后就中了风,躺在床上动也动不了,也说不了一句话。王家玉的身后只能交给了族长,村里的人感念王家玉为村里的人做的那些好事,也是为了帮助王家玉完成他的梦想,在族长的组织下,出钱给王家玉盖了一座状元庙,又找人雕了一个王家玉的人像,供奉在庙里。

    后来人们经常会去庙里上香拜祭,没想到两年后,村子里真的出了一个状元。人们为了感恩王家玉做的这些好事,就将村里的名字,改成了王举人村,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状元庙后来经过好多次的修建,也改了名字,变成了现在的文庙。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对庙宇的拜祭也变得少了起来。文庙慢慢地就荒了。多年王举人村的村支书看到这种情况之后,和村里的几个人商量了一下,想把文庙从新修葺一下。

    当时的这几个人里,有一个是村里的会计,名叫“王大顺。”这个王大顺打的一手的好算盘,人们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铁算盘”当时支书提议要重新修葺文庙的时候,铁算盘当时就反对起来,对着当时开会的这几个人说道:“我觉得文庙没有必要再修葺了,一方面是文庙对村里的发展没有什么用处,没必要在花钱修葺,另一方面村里现在也没有这么多的钱用来修葺文庙。大家觉得呢?”

    支书当时点了点头,但又为难的说道:“这文庙毕竟是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现在要是不修葺了,这么做我总感觉有点不太对。大家也都发表一下想法。”

    铁算盘继续说道:“支书,我觉得可以用文庙来干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我们也就不会对不起祖宗了。”

    支书问道:“那你说用文庙来做些什么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