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杰把持朝政,结党营私多年。

    那些看不惯他,誓死不与他为伍的人,早已被他罗织了各种各样的罪名,以各种手段逐出朝廷,要了性命,甚至杀了全家。

    他们剩下的人,即便不是王党的人,但也绝对与王文杰之间或多或少之间有点瓜葛。

    毕竟,陛下此次查出了王文杰整整一百七十条重罪。

    谁又能保证,自己能摘得那么干净,正好与每一条罪名都擦肩而过?

    就拿秦儒来说,很长一段时间同为当朝丞相,他与王文杰之间的牵葛,比大部分王党还要深。

    不论先前一起合作对付柳青云,还是后来数次联手对付柳毅,自己都和王文杰来往得极为密切。

    所有人心中都清楚,陛下此次没有治他们的罪,不是因为柳毅没有查到他们。

    而是因为,陛下不可能一下子将朝廷九成的官员全部处死,让三省六部全都陷入瘫痪状态。

    这次饶过了他们,算是给他们一个警告。

    陛下现如今有了柳毅这把快刀,他们便再不可能像从前一样嚣张跋扈,无法无天。

    现如今王党已灭,如果自己的秦党再不知收敛。

    那等到陛下开科取试,录用到足够的人才后,屠刀便要落在他们的脖颈上,让他们像今日的王党一样,死无葬身之地。

    待到将罪当处斩的官员统统拖出去,朝堂之上直接少了两成的人,变得空旷许多。

    这时,宁烈看向柳毅:“柳卿。”

    柳毅上前一步,恭敬道:“臣在!”

    “此次你勘破奸臣王文杰,及其奸党多年来的种种罪行,为朝廷除去一大巨害,为大周的江山社稷立下奇功。”

    “朕即加授你为列侯,享食邑万石,赐黄金万两,锦缎千匹!”

    听到这丰厚的赏赐,秦儒等人都不由暗暗倒吸一口凉气。

    陛下这次出手,真是前所未有的阔绰。

    这证明一来,陛下对扳倒王文杰之事,确实颇为满意,有心重重犒劳柳毅。

    二来,则足以看出,收拾了王文杰,办了王家之后,陛下已然是今非昔比,阔多了。

    王家这头大肥猪,已然饲养了五百余年,这些年来吞吃了不知多少真金白银,以及百姓的性命和血汗。

    现如今几乎已然肥到,一刀扎进去,喷出来的不是血,而是肥油的地步。

    听说昨夜,陛下派擎苍卫,去王家在京城及周边各处店铺、田亩、饭庄、青楼查封。

    收缴上来的银两和财物,共计装了整整一百二十余车,花了整整一夜,才统计数目后装入国库。

    现如今大周国库的财力,绝对达到空前绝后的强盛。

    “柳卿,你此次立下大功,除了封侯晋邑外,朕还另有升赏。”

    宁烈面露正色,朗声道:“听令!”

    “朕即擢升你为右丞相,兼大周天下兵马总参议。”

    听闻此话,柳毅不由一怔,急忙跪地振声:“臣领旨谢恩!”

    周围群臣面面相觑,一个个表情都变得无比复杂。

    当朝右相,是柳毅的父亲柳青云曾做过的最大的官职。

    柳青云呕心沥血,奋斗半生,靠着不知多少显赫功绩,才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官升右丞相,也已然算是非常年轻。

    柳毅不过二十出头,入朝短短数月,便被封为当朝右丞相。

    是大周王朝建国以来,最年轻的一位丞相。

    可谓前绝无古人,后恐怕也难有来者。

    并且现如今,王文杰已死,柳毅仅仅在名义上略低于秦儒这个左丞相一筹,实权却丝毫不遑多让。

    更别提,陛下还另外封了他天下兵马总参议之职。

    兵马参议,就相当于随军的参谋长,官职与本军规模和统领级别挂钩。

    譬如如果仅仅只是一个禁军营的参议,禁军营统领是正六品,参议那便是从六品。

    如果是一郡都督的参议,都督是正二品,参议便是从二品。

    而宁烈所封的这个“天下兵马总参议”,是大周自建国以来,从未设立过的官职。

    毫无疑问,这个职位便是辅佐当朝大将军,担任大周天下所有兵马的参谋总长。

    大将军是臣子的巅峰,位列所有文臣武将之上。

    那么柳毅这个总参议,便是仅次于大将军,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柳毅年仅二十出头,便直接封侯万户,出将入相。

    放眼整个朝中文武,都无人能与他的地位相提并论。

    让秦儒等人触目惊心的同时,也不由心中暗暗遐想。

    未来若是他再立下奇功,陛下还能如何封赏他?

    再进一步,怕不是就要直接封异姓王了吧……

    宁烈宣布退朝,遣散了群臣,独召柳毅单独说话。

    来到后花园,宁烈负手走在前面,柳毅则始终规规矩矩地跟在其身后一步距离。

    君臣二人走了一阵,宁烈忽然笑着说道:“柳卿,这桩案子,你查得真是漂亮!”

    “王家自大周建国之初,便已然盘踞在京城,经十几代人的经营,强盛了足足五百余年。”

    “可你仅仅只用半个月的光景,便将王家十几代人打下的家业,直接摧毁殆尽。”

    “这般卓越的才华和能力,比起你父亲,都要强上数十倍不止啊!”

    柳毅垂首谦恭道:“陛下谬赞了,臣能侦破此案,全仰仗陛下洪福。”

    “若非陛下如此信任臣,封臣为朝廷大监察,将刑部和御史台都交给臣来调度,臣也不可能用这么短的时间便将这桩案子查得水落石出。”

    宁烈摆了摆手,淡笑道:“年轻人狂一些,也不完全是坏事,朕可以理解,你不必这么过分自谦。”

    “柳卿,老实说,朕当初直接将你从一介白身,提拔为都察院尚书,一来是因为你确实护送玉兰公主有功,为我大周保住了重要的藏宝图。”

    “二来,朕也是有心慢慢扶持于你,让你渐渐成长起来,成为能与秦儒、王文杰相互掣肘,甚至取他们而代之的人物。”

    “现在看来,倒是朕太过小瞧你了。”

    “你不过入朝短短数月光景,竟能直接干掉王文杰,连带扳倒了整个王家,为朕除去一心腹大患。”

    “现如今王家倒了,不仅朝中揪出一大拨奸逆,百姓们皆可额手称庆,同时也用王家的家产充实了国库,解了朕一个燃眉之急。”

    “接下来,便可以安安心心办朕的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