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其实是个悲剧角色。如果碰上好年代,他或许能成为一个守成的明君。只可惜他错生于一个无力回天的乱世。

    衣带诏案件事发之后,刘协大概一直处于被曹操半软禁的状态,成了一个赤手空拳的傀儡。虽然曹操于赤壁战败打破了他不可战胜的神话,让不少本来心向汉朝的大臣起了一丝可将曹操除去的幻想,并且不时有大臣暴起,以生身性命相搏,将幻想付诸行动,但遗憾的是,其间没一人成功,反倒让曹操得了大开杀戒清除异己的借口。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借口伏皇后写信要求其父亲伏完诛杀曹操的密谋败露,要挟刘协废黜伏皇后。这事情估计是捏造的,刘协本想替皇后辩驳几句,曹操却不给他机会,直接拿出早就替皇帝写好的废黜皇后的诏书,强行要刘协在上面盖戳。

    刘协虽然名义上还是皇帝,但连玉玺的使用权都已经没有。曹操让他行玺,他就得行玺,不管他同不同意。

    等拿到盖了玉玺的诏书,御史大夫郗虑便同尚书令华歆一起带兵包围皇宫,搜捕皇后。先一步得到消息的伏皇后既出不了宫,又无处可逃,只好躲起来以求苟活,但最后还是被华歆从宫墙的夹层中拖了出来。当伏皇后被士兵押着,披头散发、双足赤裸地从刘协面前走过时,她挣扎着向自己的丈夫求救。刘协却只能无奈地说:“朕自己的性命也不知会在何时终结呢!”

    然后,刘协回过头来对郗虑说:“郗公,天下有这道理吗?”

    郗虑一言不发,带人押着皇后继续走。最后,伏皇后被幽闭而死,刘协与她所生的两位皇子被人以毒酒鸩杀,伏氏宗族百余人被处死。

    伏皇后的案子大概率是个冤案,因为她的父亲伏完早就在五年前死了。谋杀曹操一说死无对证,全凭曹操说了算。但曹操为何要拿五年前的死人做文章呢?因为曹操有自己的安排:废黜皇后一年之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威逼刘协立其女曹节为皇后。

    曹操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送入了后宫,大概是想监视刘协平日的一举一动。其中,以二女儿曹节性格最为刚烈,却偏偏被曹操选为皇后。曹操选择曹节,可能也是看中了她的刚烈性格,想以此震慑相对懦弱的刘协。

    没想到曹操这次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曹节被立为皇后之后却站在刘协一边,成为刘协的护身符。曹丕要称帝,刘协没有办法,只能“禅让”,曹节却拿着皇帝的玉玺绶带不肯交出来。

    曹节是曹操的女儿、曹丕的妹妹,不是伏皇后,大臣谁也不敢上去抢,只好一个劲儿地瞎劝。最后被逼急了,曹节哭着将玉玺扔到地板上,还诅咒曹丕:“老天会收了你的!”

    也不知是不是曹节的诅咒生效,曹丕虽然当了皇帝,但仅仅过了六年,四十不到他就驾崩了。而刘协被废之后,曹丕改封他为“山阳公”,地位在诸侯王之上,名义上还受优待。由于刘协在封地内不仅轻徭薄赋,还用他多年无聊时所学的医术为百姓治病,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刘协后来又做了十四年的山阳公,五十四岁才去世;而由皇后变成山阳公夫人的曹节更是活到了四十年之后的景元元年(公元260年),不仅见证了老天爷收走曹丕,还差点儿见证其收走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