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仔细算来,武二更多的有关政事方面的功绩还是分布在她登位后的几十年里的,也因此,大家提起太子时期的武二,更多会去讲她的武功,而非政事或者民生相关。

    毕竟当时的皇帝还是咱们武皇嘛,也或许是有了前面唐太宗的前车之鉴叭……属于是地狱笑话了哈哈哈哈。

    天幕还在那里絮叨,完全不知自己之前丢下的那颗名为‘大旱’的惊雷,还炸得许多人还回不过神来,哪怕天幕说了一堆,甚至还补充说明了下伤亡很低,但没办法,天灾面前,谁也很难保持冷静,也就只能勉强听进去个只言片语了。

    反正武长意骑马归来时,哪怕一路上她不曾停留,依旧能听到一些与风声一道灌入她耳朵里的议论声。

    所以,能预言到灾祸,其实也不一定是好事,是会一定程度上,提前且加剧百姓的恐慌与不安的。

    并且,如果天幕预言的灾祸没有出现,天幕的可信度便会急剧下降,那么随即而来的,将会是对她这位受尽天幕夸誉的太子的质疑与不信任度。

    也正好系统提供的马儿有自动寻路的功能,武长意不用过多去管是否偏移了路线,她也就有更多空闲时间去仔细想这其中的各种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以及相应的对策。

    凭心而论,如果作为太子,武长意是希望灾祸能如期发生的,那么,她后续的各种舆论操作也会更顺利的展开,但是吧……

    作为个人,武长意自然希望国家能无病无灾。

    所以人总是矛盾的,武长意也不能免俗。

    而此时洛阳寻找太子的人还在到处找着、虽然对外说法是太子睡着了,又因前阵子太忙太累,以致前夜吹了点风便着了些凉,半个时辰前才刚吃了药,睡得非常熟,还让人不许打扰,因而,对于外面的各种人与试探,通通被亲卫们挡在了外边。

    而卫燕被卫业窜说着撒下了那个‘弥天大谎’后,就独自一人守在殿下的卧房外,守着身后空荡荡的房间、其余近卫要么是守着几处重要出口,要么就是派出去悄悄寻找太子了。

    卫燕作为太子身边最信任且亲近的亲卫,她其实是知道太子是出去办事了的,但具体办什么事,她就不知道了。

    只是这天幕预言天灾的太突然了,不然,太子哪怕真的一两天不出府邸,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太子能几个时辰不出现,却不能一两天都不出现。

    卫燕只能默默祈求太子快些回来了。

    “怎么?没有太子,你们便都不会办事了吗?”武皇冷哼了声,目光微凛,看向那些个一看就是不怀好意的、问着太子为何不来的臣子。

    不过,武皇这话本意虽然是在保护未归的太子,但在有心人听来,就是皇帝隐有几分对太子的不满。

    不满好啊,不满可太好了啊!哪怕或许只有一点点,日积月累下来也够了啊!哪怕无法把太子拉下来,让太子对皇帝失望或者对武周失望,转而投向李唐,也是不可以啊!

    李昭德飞快的想着,而后拱手出言道:“回陛下,此事经由天幕预言,与太子或有关联,因而,应有太子在场才好。”

    天幕一词,还是前阵子从宫里传出来的呢,听说是太子与皇帝谈话时,随口为天上那东西取的名字。

    天幕天幕,老天落下的充满戏剧性的幕布,倒也恰如其名。

    武皇顿了一顿,敏锐察觉出这李昭德话语里的一点不对劲,她定定注视了一会儿李昭德,缓缓道:“太子既已吃药睡着了,便莫再去扰她。想来,朕的臣子们还不至无能到,万事都要太子在场吧。”

    “陛下所言甚是。”武三思率先站出来拱手接话道。

    “陛下所言甚是!”有了出头鸟,其余人也纷纷出言说着。

    “狄卿,你以为如何?”武皇看向狄仁杰,他还皱着眉,不知在思索什么。

    “回陛下,臣以为,殿下辛劳,既已安睡,自当不该再去打扰她,只是还望殿下醒来时,能及时亲赴。”狄仁杰给出了中和一些的法子。

    此时,正是黄昏。

    天幕散发的光,竟比落日还要明亮几分,粗粗看去,颇似两日同挂天边,有一种十分奇异的美。

    ……

    而报刊,算是太子时期的武二的另一个颇为重要的产物、本来三五事是准备把这个也算入政事里的,但仔细想想,报刊更像是一种舆论手段,甚至在后面各地陆续还开起了民间报刊,随后太子办的如意报刊,也就成了官方报刊。

    报刊报刊,就是发布一刊一刊的报纸的地方,报纸其实不算武二独创,在此之前,也有那种文章流传印刷的记载,只不过武二的报纸是集合了许多文章,并且加入了一些新东西进去、例如广告啊启事啊什么的,一期一刊,价格也不贵,便慢慢成了洛阳人几日一看的东西。

    也是因为有报刊的存在,才太子在面对旱灾里遭遇那些亲唐派打来的舆论攻击时,更为坦然与无畏:你会使用舆论手段,那我也会啊,我甚至比你还更全面!

    亲唐派传播的舆论,多是指责太子以及暗示天谴什么的,而太子传播的舆论,则是更多集中在灾难中要如何自救以后灾后重建,还有官府的各种作为,还有各种鼓舞人心的通俗言语写作的文章,以此安抚民心。

    这下,就更是高低立判了啊。

    不是三五事硬要拿亲唐派和咱们武二进行对比,只是在这些事情里,亲唐派的行为与处理方式,武二的行为和处理方式,真的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

    三五事个人也是十分厌恶那种、在天灾后,不想着如何救助百姓而是只想着搅动权势的人或者官员。

    虽然说似乎这种行为在古代很常见,肯定也会有人觉得不能要求古代的官儿多爱民,但这种行为就是很让人讨厌!

    当然,这纯粹是三五事的个人想法,大家也可以理性讨论自己的想法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