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离谱!我开局就被天幕盘点了?! > 第34章 相似的爱与截然不同的待遇
    武长意正曲腿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她擦了擦额头的汗,咬了口系统出品的面包,然后叹了口气。

    又来了。

    不过也好,如果天幕预报的是那个她当太子时候的事情,或许会讲到一些大灾吧、只能说是或许了,毕竟按这天幕扯东扯西的讲法,怕是就算最开始定了主题,讲到后面,也不一定能记得原本的主题,还有概率会歪很远。

    而且,这个天幕,不像是会特意去了解这些天灾的事情,毕竟相隔了应该也有一两千年了吧,记载会遗失,这些比较严肃的事情,也不太符合天幕视频的风格,讲不到的可能性会更高。

    所以,哪怕武长意知道天幕会预言未来,她对天幕的态度也只是仅作参考,所以,她是绝不可能放着可能会出现旱灾的情况不管不顾,就去只干等着天幕叨叨一星半点消息的。

    其实武长意在感受着拂面的冷风时,就有一点觉得自己似乎有点太冲动了。

    她好似仗着自己武功高,还有系统傍身,便做起事来有些太过随心所欲了。

    可这一点反思转瞬即逝,武长意随后只觉着:难道不可以吗?她这样年轻,又有足够的能力以及手段,还有系统在,难道不该就是天地逍遥任她游吗?难道只有一步一停顿,三步一深思,才算得上是好吗?

    她正该是意气风发、肆意妄为的年纪!

    想到什么便去做,瞻前顾后的人已经足够多了。

    严格来说,武二只当了十年的太子,而十年也就说起来很长,但实际上,对于政策来说,只够初步推动,并且,太子时期的武二十分尊敬武皇,既不揽权也不揽功,大多数时候她是奔波在战场之上,而非朝堂之上。

    当然,这不是说武皇忌惮武二,也不是说武二在民生政事上毫无建树。

    其实武二和武皇这对母女,在历史上也颇为特殊。

    武皇生下武二时,已经四十来岁了,在古代那会儿,完全算得上是高龄产妇,生产危险性极大、注意,古代那会儿的生产生育和我们现在不太一样,没有什么无痛什么全方面的科学性的养护与滋补,那会儿生孩子,就是九死一生,就是鬼门关徘徊。

    因而,其实在武皇刚怀上武二那会儿,就有人建议武皇打掉这个孩子、没错,这个人就是唐高宗李治。

    哪怕后期的唐高宗与武皇间,已经是利益居多,但出于那一丝丝真情,或者什么别的目的,唐高宗还是开口劝说了。

    这一段,武长意还真不知道。

    她刚出生那会儿记忆混乱,整天除了吃就是睡,而待长大一点,会走会爬了,周围亲人表现得又都是爱,也没有人敢在她、当时最受宠的小公主面前说那些,至少当时的武后,真的把她保护得很好。

    可一旦有了结果,顺着结果再往前推,哪怕是再无忧无虑的童年,也能找出一点点蛛丝马迹的前因、好似有一段时间,她阿耶看她的目光确实似有几分怜爱与愧色。

    她当时只以为,是阿耶又偷偷吃了她的糖,又或者不小心摔了她的小木马什么的,愤愤然的就直接伸手去揪阿耶的胡须,阿耶笑着往后仰,边嘴上投降,边用大手把她举起来,几下抛起又接住,小小的武长意就很快忘了之前愤愤然的原因,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现在想想,当时自己那咯咯咯的天真笑声,还让如今的武长意觉着几分咂舌与感慨。

    不过,其实武长意很少会去回忆从前。

    从她阿耶离世后,也不再有人会在她面前提起她阿耶,于是好似她的童年,伴随着她阿耶的闭目,也就此褪色深藏。

    阿耶爱她,却并不单单只爱她,他的爱里掺杂了一些杂质。武长意不介意那点杂质,却介怀于那种说不清也道不明的感觉,就像他明明那样爱她宠她,却永远不会把她与她那些兄长放到同一等线上。

    一位公主的最好结局,大概就是平淡富贵的过一生吧、这会是许多人都想要的人生,却不是已经站在那里并且看到了权力滋味的武长意愿意拥有的人生,换句话说,那样的人生,她没有可以选择的自由,甚至连驸马或许都不能自己选。

    武长意的野心与欲望,在那每一日亲眼目睹群臣跪拜在她阿耶脚边的场景中、在那每一次哪怕她频出妙招,也依旧无法获得半分与兄长们同等待遇的糟糕环境里,一点点的滋生,慢慢的,随之一道滋生的,还有对她阿耶的怨恨与不满。

    而她阿娘,一样的爱她,爱中或许也有一点杂质,但她阿娘支持她的野心,愿意捧起她那骄傲的心。

    于是,在两种相似的爱与截然不同的待遇中,武长意选择站到了她阿娘这边。

    武长意在天幕的絮叨中,少有的回忆起了自己的一路,心理路程或一些她以为已经遗忘的小事:向着利益而往,怎么不算是她阿娘与阿耶的爱情结晶呢。

    不过呢,最后武皇的选择显而易见了。

    而且,根据唐史的记载,孩童时期的武二,可以说是来报恩的了,不爱哭不爱闹,每天吃饱了睡,睡醒了自己乖乖待着,然后饿了嗷嗷几下。甚至于,就连武皇生产时,也速度很快嘞!

    据野史说,武二出生时,百花齐放,天边彩霞遍布,美不胜收。

    当然了,如果看历史的话,肯定不能光从这些只言片语的表面内容来看,还要看它的表面之下的真正含义:

    例如,唐高宗时期的一些记载,常有武二的踪迹,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武二当时的受宠以及地位。

    再然后是那些所谓的野史,也可以看出大家都急着拍武二的马屁、哈哈哈哈当然这话是说得糙了点,但话糙理不糙嘛!

    还有不少学者认为,武二之所以选择延续武周,而非李唐,主要原因便是因为武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