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更惜金缕衣 > 第四十章分流
    福州新朝廷依夏平安的建议,经过激烈而长久的争论商讨后,才终于决定恢复蒋清扬之官位,是右丞相兼枢密史。

    这些职位原来本来就是蒋清扬的,现在不过是官复原职而已,本来就不应该有什么阻力和问题的。

    不过真正说起来,这些都只不过是一个虚置的空位,是夏平安绞尽脑汁想出来架空蒋清扬的诡计。

    不论是右丞相或是枢密使的这任何一个身份,蒋清扬都毫无可能获得能够真正全权做主的权力。

    不说另一位署任右丞相的李庭芝,也就是现在仍然固守在扬州城的李右相,他本来就是欲置蒋清扬于死地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分出半分权力给蒋清扬。

    就连枢密使这个分管军事事务的职务,也早就有功勋卓著的李明瑞在主持,他终日忙碌不已,为了重新编整福州小朝廷的军队,他已经付出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

    如今朝廷竟然派蒋清扬来兼任枢密使,蒋清扬毕竟连一次真正的实战经验都没有过的,这是明显的不信任他李明瑞,给他难堪吗?

    李明瑞怎么可能会心里平衡呢?他当然不会想到,这根本就是夏平安分化他和蒋清扬的诡计,让他们两人去争权夺利,分弱他们的影响力。

    李明瑞的心里是极不舒服,但又不愿意拱手交出手中的权力,所以他镇里躲在军营中,也不来上朝,根本就不与蒋清扬碰面。

    蒋清扬当然也明白自己所处的尴尬境地,对于朝廷的这种任命,他无可奈何,也无话可说。

    苗子才当然能看出这种情况,他对于蒋清扬和李明瑞之间的关系不融洽,心里感到十分忧心,这咱情况对于南齐小朝廷来说,绝对不是好事情。

    尽管苗子才有心替他们两人排解一番,想让他们二人能够握手言和,共同携起手来,应付目前的困局。

    奈何他的手边也有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所以迟迟都没有找到时间来,对他们两人进行沟通与调和。

    因为我一直跟随蒋清扬伯伯,在义军中辗转千里,出谋献策。这一次又跟随蒋清扬伯伯出生入死,协助他从镇江逃脱,并一路上共同历经九死一生,朝廷也对我大为嘉许。

    为了嘉勉我的才干与能力,朝廷下诏任命我就任司农卿一职。这个职位原来只是负责农政的职位,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

    这也只不过是奸相夏平安的一个诡计,他看到我忠心耿耿地长期跟随蒋清扬伯伯,害怕蒋伯伯的势力会无形壮大,影响到他在南齐小朝廷的地位,处心积虑的要分化蒋清扬手下的人才。

    朝廷在诏书中,实际委派给我的任务,是要求我到福州的北方地区,去集结训练军士和筹措粮食。其实这正是我所需要的,也是我极力在寻找的一个机会。

    如果我此行的身份,只是一个无职无衔的民间老百姓,恐怕我在福州北部地区办事会非常不方便,甚至有可能会寸步难行。因此朝廷上才赐予我一个司农卿的官衔,一个可有可无的鸡肋位置。

    不过,我的另外一个身份的权力可就大多了,就是给了我一个钦差大臣的头衔,让我到地方上便宜行事。

    所谓的钦差大臣,就是皇上派出到地方去办事的重要大臣,见官大一级。如果钦差大臣在办事过程中,需要用到任务财力、人力、物力,所有的地方官吏均得无条件地全力支持。

    这是一个很特殊的身份,是能够助我走向成功的一道护身符。

    “蒋伯伯,我一定集结十万大军能征善战的将士回来。请静候佳音。”我专程向蒋清扬伯伯去告别。

    由于郁郁而不得志,蒋清扬伯伯看起来情绪不高,他根本就不看好我此行的前景,无权力无财力支撑,很难有什么大的作为。

    我也无法同蒋伯伯多说什么,这种事情,我自己心里有数就行,应该怎么进行下一步,我已经有了全盘的规划。

    我只是告诉蒋伯伯,我此行将会带着冰洁同行,她将是我的得力臂助。如果没有冰洁的支持与协助,我成功的机率也就会小了许多。

    蒋伯伯同意了我的请求,他有些伤感地对我说,“女大不中留,冰洁是个比较任性的女孩,请你多照顾下她,多迁就下她。”

    他本来还想说些什么的,但他只是望着我看了一阵,轻轻地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什么。

    在同蒋清扬告别之后的第二天,我便带上蒋冰洁、吴丽蓉、罗平君等人,从福州府城出发,沿着海岸线北上,准备到福建北部地区去。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的分离,对于我们和蒋清扬伯伯而言,却是永远的离别,直到蒋伯伯英勇就义,我们都没有能够再见过面。

    蒋清扬在在逃亡途中路过永嘉时,曾经和浙南的志士义民有很多接触,深深感受到这股高涨的抵抗暴燕民心可用。

    蒋清扬找到夏平安商量,准备亲赴永嘉指挥调度,利用永嘉的义军组织,准备给南下的燕军以沉重打击。

    出于不可告人的私心,夏平安坚决不同意蒋清扬的这个方案。由于他的出逃使临安不战而降,两浙相继沦陷,如果蒋清扬收复两浙,他将被置于何地呢?

    另外,蒋清扬本身就是科举状元出身的宰相,如果这个方案能够得以顺利实施后,蒋伯伯如果能够凭此再建立军功,他蒋清扬的声望,就会如同坐火箭一样,可能直线上升。

    不但如此,甚至极有可能会独自操持朝廷权柄,这是他夏平安所绝对不允许出现的事。

    值此国家处于相当艰危的时期,各位大臣却不能戮力同心对付敌人,却在那里为了一已私利勾心斗角,它的失败就必然是注定的了。

    “看来,在福州已经没有了自己容身之地。”蒋清扬心中发出如此的感慨,他已经对这个苟且偷安的南齐小朝廷完全失望了。

    “况且留在这里,也没有任何一件自己能够做的事情。”蒋清扬这样在心里安慰着自己。

    他已经开始着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处理后面的矛盾了,既然在福州没有了我的位置,我就自己到江西去发展,或许在那里能够寻找到我的使命。

    蒋清扬命令从前的邻居刘洙,先行到福州的西北方向,特别是江西一带,去进行调查研究,准备在那里找寻一处地方,在脱离昏庸的小朝廷节制之后,能够独立采取军事行动的根据地。

    蒋清扬上奏朝廷,自己到抗燕前线去组织义军。不用朝廷的分文钱粮,也不带走朝廷的一兵一卒。

    这当然是小朝廷中的某些人巴不得的事,没有了蒋清扬的烦忧,他们今后就可以高枕无忧地安享荣华富贵了。

    让这个蒋疯子去前线拼命去吧。

    随后,蒋清扬便带上少数几名亲随,从福安开始出发转向西北而行,数日后就到达南剑州。

    南剑州地理条件相当优越,是一个位于山间内的小城市。此处有两条河川交会,在形成闽江之后便往福州方向流去。

    他在此处设立了一个简单的右丞相府,亲自草拟檄蒋,号召天下义士参加勤王义军。

    各地的英雄豪杰、忠义之士见到了蒋清扬所发出的檄蒋,特别是听说是蒋清扬亲自主持,纷纷响应,从四面八方赶来南剑州汇合,每日络绎。

    很快,蒋清扬这次精心组建起来的义军声势和规模,比起他当年在江西赣州倾家荡产所组织起来的勤王军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