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离的表情很柔和,但很多人却是心中一抽,在他们看来,萧离此刻的表情不是柔和,而是残忍,对敌人的残忍!
“宋大人不要急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什么时候现银过来了,龙刃立即送上!我们东汉龙刃也不是从地里挖出来的,也需要时间准备不是!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没有现银,一切免谈!”
南宋使臣一阵骚乱。
一个个脸色奇差无比。
他们看向宋继文的眼神都想要吃了他,不过却没有任何话,他们也知道宋继文的难处,即使换了自己,兴许还不如他...
不过这次的谈判简直是太憋屈了。
一点主动权都没有。
完全是和傻牛一样的,被牵着鼻子走啊!
而东汉这边的朝臣也是瞪眼,看向萧离的眼神带着焦急,恨不得扒开萧离的脑袋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见好就收就行了!
人家一次要这么多货,让人家原价购买就算了,你上浮三成,人家也答应了,你还逼着人家拿现银?
做人不要太过分啊!
南宋虽然富裕,不过最近这段时间东汉吃拿卡要,再富裕也经不住这么折腾啊!
“萧公公,上百万两的银钱,运过来差不多就要小半个月,我们回去也要数日,还要筹备什么的,一来一回,半月时间哪里够啊?能不能先把龙刃给我们送过去,我们南宋也同时运银钱过来,这样双方的时间都不耽误...”
东汉群臣暗暗点头:是啊,咱们准备龙刃也需要时间,这的确是折中的好办法。
做生意嘛,要相互体谅才对,不能意气用事,不能犯浑啊!
但偏偏,
萧离就让他们见识到什么叫犯浑了!
“不行!必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们南宋出尔反尔不是第一次了,之前东汉被你们坑的还不够?当年那些坑骗东汉的历史历历在目,触目惊心,你们南宋,根本就不值得信任!”
萧离这话,说实话,很多人过瘾了。
以往南宋坑骗东汉多少回,回回把泪吞。
但现在,萧离指着鼻子骂南宋不讲信誉,南宋使臣还没有丝毫的脾气。
这就是实力!
宋继文咬着牙:“这样吧...陛下,一百多万两银子实在是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凑齐...今日过后,外臣会直接去往浮州,调五十万石粮食过来,抵消五十万两银子,而后...”
萧离一听,怪叫:
“宋大人!杂家没听错吧?五十万石抵消五十万两银子这种话你也好意思说!?按照前三年粮食均价,一两银子一石粮食,那是因为我们东汉缺粮!但现在我们东汉不缺粮了,你硬塞给我们这么多粮食,换我们五十万两银子,你疯了吧?一百万石粮食,抵五十万两银子,一两银子都不能少!如此,我东汉方可考虑你们南宋,用粮食支付龙刃所需银钱!”
宋继文差点坐在地上。
“啥?一百万辆银子!?你...你...”
东汉朝臣也是目瞪口呆。
这人不会是被南宋人给鸽了送到宫中的吧?不然为何对南宋这么狠?
是的,
连东汉朝内的这些官吏,都感觉萧离对人家南宋太狠了...
宋继文脸都急的白了:
“萧公公!我南宋从去年开始,粮食也是减产眼中,朝廷存粮也不多,您如果按照一两银子两石的价格来折算,恕我南宋无法接受!”
萧离翻着白眼:“宋大人的意思,就是没得谈喽?好嘛,既然没得谈,那就送!”
萧离一挥手,好似完全忘记了这里乃是龙惊月的金殿,而不是他的都尉府。
有朝臣真的看不下去了,不是不赞同萧离给东汉争取利益,但也要在现实范围之内吧?你不能信口胡说,把人吓跑了咋办?
宋继文也看向了朝臣这边,对其中一人投出求救的神色,眼中带着威胁。
“萧公公,宋大人能够以粮食抵银子,可以看出是抱着诚意的,咱们不能...”
萧离转头,看向了说话这人,眼神发冷冷:“哦?夏大人这是要替南宋说话?或者,你夏家想要替南宋出这两百万石的粮食!?”
夏远脸色猛的一变。
他分明从萧离眼中看到了一丝冷意。
这令他心中突然后悔了。
他一个礼部尚书,竟然跳出来替南宋说话,这不是没事儿找抽?夏家的麻烦还不大么?
龙惊月也冷冷的看着夏远。
夏远额头上的汗唰的就下来了,夏家现在本来就是被针对的对象,他现在跳出来,难免会被直接趁机报复啊。
便见夏远噗通一声跪倒:“陛下恕罪!老臣也只是心系东汉利益,毕竟...毕竟...老臣有罪!”
这下子所有人都不敢说话了。
夏远的跪地求饶,令所有人心中发紧。
曾经嚣张跋扈的夏家,曾经在朝堂上占据半壁江山的夏家,现在只剩了夏远,甚至连夏邱都告病没来。
整个夏家,彻底没落。
一旦被女帝将三军权把控,那夏家就会在东汉成为历史!
这种肃穆的气氛,这种夏家人苦声哀求的景象,在以前的朝堂上是绝无仅有的,但现在却好似司空见惯一样。
很多人甚至突然才发现,女帝就是这么潜移默化中,完成了权力转换。
现在她在朝中的权势,可以说已经彻底凌驾于所有人之上。
甚至可以比肩老皇帝,比先皇可是强大了太多!
见夏远这模样,宋继文也是心中凛然。
他明白,人家吃自己这是吃定了!
一百万石的粮食,说实话,南宋不是拿不出来,甚至很轻松。
南宋这些年的富庶不是开玩笑的,而且地理优势在这里,只要没有战乱,每年多少量食烂在国库中?
但今年不一样!
南宋腹背受敌,眼看着开春,农耕一定会受到影响。
国内粮价已经有开始上涨的势头。
后面东汉还需要不断的换粮,也就是说目前南宋的粮食已经不断的在往东汉运输,现在又要百万石,对国内的粮价影响很大。
五十万石,宋继文可以做主,毕竟一换一,不出粮食就出银子。
一百万石的话就不是他能够做决定的了。
这个价格如果他接受了,后面还怎么谈?
“三成!最多上涨三成,再多了外臣也实在没办法了!”宋继文咬着牙,一副肉痛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