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粮之政,乃国之大事,民之生路,不容亵渎!然百姓疑虑不可略,今岁之入冬开仓,放粮于往年提高三成,灾民皆可领取。”
“赊粮之政,亦国之大事,乃对穷苦百姓所施仁政!不可与放粮混淆一谈!”
“赊粮之政,百姓自行斟酌利弊,朝廷不做强迫,如有对赊粮有疑虑者,可修弃约书与邻、里、甲以存,朝廷后续不做赊粮之劝,亦不可反悔再行赊粮之举,凡私下毁约者,所在邻、里、甲一并剔除赊粮之列!”
“赊粮之政所得银钱,由陛下亲督,专用与收购粮草惠及百姓,售价按近三年平均价格并再削减三成!”
“凡重病、孤寡、兵属、年六旬以上者等百姓,由乡里作保,朝廷恩赠过冬粮,无需归还!赊欠粮食一并勾销!”
“凡农户、小贩、匠人、士子等,可以赊代买过冬之粮,不计息、不催还!翌年,农户产粮超百石、商贩雇工过十人、士子科考中举者,可免除赊欠之粮,实有困难者,经乡里作保,亦免除!”
告示一出,整个京都全炸了!
百姓纷纷奔走相告,更有甚者喜极而泣!
尤其是家中有重病孤寡老人者,更是直接跪倒在地,大呼陛下万岁。
甚至于很多在街上的巡逻兵将,都一扫近日来朝廷每况愈下的丧气,而暗暗挺起了胸膛:陛下,没有忘记我们!
这告示不仅涵盖了孤寡、连兵属都可获赠粮食。
更别说那些农户商贩士子等可以赊买冬粮,只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就可以免除赊欠!
如此一来,天下百姓皆安!
“太好了!太好了!明君!陛下乃明君啊!谁还敢说陛下这是搜刮民脂民膏!?老汉看就是那些黑心鬼藏着粮食,见不得陛下为了百姓打压粮价!”
“老汉要举报!举报这些黑心鬼!散布谣言,诓骗百姓!”
随着百姓纷纷醒悟,很多人急了,仓促躲藏。
但早有皇宫禁卫上街拿人,顿时将人给堵了个正着。
暗中那些伺机而动的人顿时面色大变。
这告示一出,将他们之前所有的努力全部化为乌有!哪怕他们召集人手,耗费钱财,走通关系,又是出钱出人出力的,结果到头来,反而自己弄的满身狼狈。
而城中百姓,却是早已经开始上街欢呼。
他们倒成了过街老鼠!
实测啊!
“此,陛下身边有高人啊,如此一来,所有谣言即止,所有抹黑全部无效,所有精力全都白费啊!”
“谁!?到底是谁出的这种主意!?”
“将放粮和赊粮分开,放粮还是对灾民,而赊粮则是对穷苦百姓,高明,实在是高明,只是如此一来,朝中负担加重,更不用说来年还要免除那些赊粮欠款,入不敷出,老夫看他如何应对!”
整个京都沸腾了。
张府。
很多人再次齐聚一堂。
所有人脸色都不太好。
“陛下...看来这次陛下是要来真的了...”
“君无儿戏,陛下哪一次不是真的?只是这般诡计,却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想出来的!”
“是不是诡计,很快就会揭晓!只是陛下简直和换了一个人一样,以前虽说强势,但总归是和咱们朝臣有商有量,但这次陛下完全是站在了咱们的对立面!还有这计策,难道真是周家那女娃想出来的?”
有人微微摇头,是张响:
“看来这次咱们是真的将陛下给逼急了!也是我等急功近利,才酿成了此等苦果...我看要不咱们服软?张公一病不起,咱们干等着也没有什么办法...”
有人冷哼:“服软!?张尚书家底殷实,自然不惧仓中粮食蛀虫发霉,但我等庙小家薄,些许家产可经不起折腾!”
“杨大人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再这么闹下去,咱们空有万贯家财,怕不是要招来天大的祸端?道不同不相为谋,今日张某拜别大家,不再招惹此事!”
他的话令很多人为之色变。
虽然张响权力不如张珂,但在朝中也是不小的头面人物。
他这一退出,可不是碗边缺角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