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人在大唐,钱多的都装不下了 > 第6章 有心人推波助澜
    第六章有心人推波助澜

    翌日一早。

    李世民让太子党羽随流民前往边塞,却让人解开他们身上的枷锁,虽然没有恢复官职,但连降几级后,至少保住了命。

    只要把这些流民带到边塞,他们便能凭这小小的官职养活一大家。

    但凡老实本分就不会出别的事。

    冯立走在队伍的前面。

    他们穿过一片荒林。

    薛万彻和罗艺突然说道。

    “别走了,停下来休息。”

    “冯立,叫你呢。”

    听见呼唤,冯立连忙让大部队停下。

    待薛万彻等人补充体力后。

    谁知,远处草丛突然冲出一批黑衣人,他们手握大刀,不由分说的对着流民出手。

    冯立率先冲上前,其他几位官员也在后面跟随,哪怕是文官,也仍然遵循大唐律法。

    “你们是什么人?”

    “快住手。”

    文官大喊着,试图制服那些黑衣人,却被一脚踹倒在地,随后连爬起来的机会都没有。

    冯立一人冲进去,虽然空手接白刃,但他也能游刃有余的牵扯一批黑衣人。

    可回头看,冯立见到的却是薛万彻和罗艺冷漠的眼神,两人不屑地摇了摇头,并看着倒地的官员说道。

    “那么卖力干什么?”

    “他们要杀,那我们象征性的装装样子就行了。”

    黑衣人见状,连忙拿出怀里的银票,“我们不杀人,我们要劫走他们,你们要多少钱才愿意放人。”

    这操作让薛万彻瞬间双眼放光。

    罗艺飞快上前。

    “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劫走这批流民?”

    能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肯定不是普通人。

    若是没猜错,大概是哪个王爷?

    两人已经开始打起算盘。

    冯立被黑衣人用刀架住了脖子,动弹不了的同时,即使愤怒,却还是看着薛万彻说道:“别听他们的,快带这些人走,我掩护你们。”

    薛万彻撇了撇嘴,略带不屑。

    罗艺直接夺走黑衣人手上的银票。

    “英雄敢在大唐律令下劫走流民,绝对是麒麟子,若是感兴趣,可以去醉亭一聚!”

    他轻轻挑眉。

    薛万彻也跟着上前,“我的银票呢?”

    黑衣人满意得大笑。

    “哈哈哈,放心,都有。”

    他拿出银票分别塞给每一个官员。

    那一万两银票可不是小数目。

    几个官员的眼睛都瞪大了。

    冯立却盯着手上的银票说道:“你们太过分了,太子虽死,可大唐未灭,大家千万别上他们的当,万一他们是突厥呢?”

    薛万彻突然嚷嚷了起来。

    “那再好不过了,李世民有什么资格坐在那个位置上?他昏庸无能,对我等降级,简直是有眼无珠。”

    “没错,李世民降级就不说,将我关在牢狱,让我受尽了耻辱,连带着家人都受牵连,他不配称帝。”

    罗艺也在这时说道。

    其他官员面面相觑,最后又摇摇头。

    “成王败寇,命该如此。”

    “这银票我们不能要。”

    “你们休想从我们手上劫走人!”

    冯立怒吼一声,准备反抗。

    谁知黑衣人又把刀压重了几分力。

    “不服从,那便死。”

    冯立瞬间定在原地。

    见他不敢动弹,其他官员也纷纷老实了。

    薛万彻和罗艺跟着黑衣人,以及大批流民,趾高气昂的从他们面前离开。

    冯立与其他官员则是被五花大绑吊在了树上,何时能挣脱,还是个未知数。

    这里是荒林,平日里不仅无人走动,还常有豺狼虎豹出没。

    “难道我们要死了吗?”

    “不能死在这。”

    官员们哀嚎不止。

    冯立却利用常年征战的手段,直接翻身上树,随后再以缩骨功将绳子挣脱。

    “冯立幸好有你啊。”

    “要是没有你,我们可真就完了。”

    一群官员哭哭啼啼,劫后余生的滋味可不好受,冯立却拍着他们肩膀说道。

    “我们回去请罪吧。”

    这件事是他们做的不好。

    众人面面相觑,神色凝重。

    迟疑片刻后还是点了点头。

    大唐帝王是换了人,但国还在,身为官员怎么能为了一己私欲,从而叛国。

    跑回去的路上,他们既要躲避黑衣人,又要填饱肚子,以至于回到长安时,早已衣衫褴褛,形同乞丐。

    长孙皇后远远见着时,心中大惊,没想到李灵芝真的说对了。

    “凌儿可真聪明……”

    她低声喃喃。

    李世民定晴一看,心中顿时咯噔一下。

    昨夜,长孙皇后说的那些话,他都没往心里去,可如今一看,除了薛万彻和罗艺,其他人果然都回来了。

    难道大儿子的出现,真是有心人的把戏?

    若真是如此,此子不可留……

    待一行人来到城门道清原委了,李世民才恢复他们的官职,随即发落薛万彻和罗艺的罪行,最终定为午门处斩。

    长孙皇后还在为李灵芝猜对窃喜,但看见李世民神情阴郁,便是急忙说道:“这一出离间计都选出忠心不二之臣了,圣上难道还不高兴?”

    这不应该啊。

    李灵芝作为他们的儿子,不仅博学还能自制天竺糖,还献计解了李世民的忧愁。

    他为何不快?

    “皇后有没有想过凌儿的到来或许是太子手笔?太子虽死,可凌儿身世一天没有查清,朕便一天无法安宁。”

    李世民轻声叹息。

    长孙皇后也缓缓收起嘴角笑容,跟在他身后垂眸不语。

    一入宫门深似海,一步错便步步错。

    回到紫宸殿后,李世民拿起奏折,开始心无旁骛仔细批阅。

    等解决这如山高的奏折后,他又望向一旁的文书,那是他登基之日,李承乾特地送来的。

    只是他太忙了,没时间查阅。

    父皇在上,儿臣定会尽竭全力学习治国之道,成为一代贤君,将大唐盛世继续弘扬,绝不辜负父皇母后的期望,承乾留。

    读完上面内容,李世民不禁会心一笑。

    还是亲手养大的儿子好,懂事又听话。

    比那些来历不明的强多了。

    谁知李灵芝这一趟回来,到底是哪方势力从中推波助澜呢?

    “来人,叫长孙无忌过来。”

    李世民思虑片刻,最终还是叫来了人,势必要将此子的来历彻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