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可笑至极
郑家,郑博气的把一个名贵的花瓶打碎。
“该死的赵有为!一年收我几万两,连这点事情都办不好!你有何用!”
盐运司传来消息,赵有为把盐引给了陆云,让郑家看好盐。
这种事情传出去,对郑家威胁极大,这让其他人看到了盐运司和郑家并不是铁板一块,还是有操作的余地。
“二爷!我听说陈家插手了这件事情,赵大人扛不住压力才低头。”张富全安慰道。
“就算是让他拿到盐引又能如何?二爷只要说句话,他拿不到盐井的一粒盐!”
郑博脸色阴沉,“去,告诉盐井里的所有人,那陆云去那谁敢给他盐,我就让他过不下去!”
“是!二爷!”张富全告退。
离开之后,他满眼都是兴奋之色,姓陆的认为自己有盐引就能买到盐了,可笑至极,这里面的水比他想的还要深,到时候他倒要看看陆云是怎么哭着求自己的!
南华的眼睛在距离县城十里之外的矿场中,那里有着专门的一个镇子来维持盐井的生产。
这座镇子十分繁华,各路商贩络绎不绝,其建设比县城里都要好上一些。
晒盐的民户们,各路盐商,运盐的队伍,官府的办事处都集中在镇子上,鱼龙混杂。
陆运等人天不亮就准备出发,一大早就到达了盐仓附近。
陆云一行人带着刀枪,路上无人敢上前,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不是简单的任务。
二狗被陆云派去打探消息,陆云则是在镇子里观察。
看了一阵子,陆云眉头紧皱,“奇怪了。”
“公子,怎么了?”王梦询问道。
“这里不是有盐井吗,按理说应该不缺钱,为什么一路上还有这么多的流民存在?”
大街上,贫富差距现象肉眼可见,达官贵人坐着马车,衣着华丽,流民们身穿破烂衣服,瘦骨嶙峋,镇子上有很多叫花子在讨饭。
王梦摇了摇头,她并不清楚这里的情况。
“陆叔,这里是有盐矿不假,而且每户人家都负责在制盐,但是这些盐的利润都被甲头和盐商都给拿走了,官府也收不到多少钱,别说那些百姓了,他们能有口吃的就不已经很好了。”陈景阳解释道。
陆云眉头紧皱,这里的情况和其他地方一样,就是把土地兼并换成了盐而已,资源还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少爷,我都打听好了!”二狗回来汇报。
“这里一共有十个村子,每户村子每户人家都不种地,都在制盐,而且是世袭的,官府用灶甲制来管理村子们,每一个村子都有一个甲头盯着,甲头监督百姓们制盐,盐商要想买盐只能去找甲头,商量好之后再找到官府的人,买官府的盐袋,验证盐钞和盐引,随后盖章拉走,这里的甲头非常富有,比普通的地主都要富上几十倍!他们在镇子上盖的大院位置我都打听好了。”
“不错。”陆云满意的点头,“走,找甲头。”
二狗跟着陆云经历了很多,一些小事情他自己可以独自办的很好了。
马车开始出发,前往了盐井中最大的一家甲头,张楚。
盐井的灶就像是普通百姓的土地一样,谁家的灶多,谁能造出来的盐就越多。
马车来到一处院子里面,里面传来孩子的哭声。
张家的宅子前,一个中年人手里抱着孩子,跪在张家大门面前,身边还跪着两个中年人。
三个人衣服破烂,脸上都是沧桑的皱纹,皮肤十分粗糙,晒得黝黑。
中年人抱着孩子不断的给张家磕头。
“张老爷,我孩子就要死了,求您借我五两银子,让我孩子活命吧!”
身边的两个中年人也都跟着磕头,眼中含泪。
周围的百姓们无奈摇头,对此也毫无办法。
这样人实在是太多了,怎么管都管不过来。
张家的下人们直接把大门关上,“都给我滚!老爷说了,你们一个子都别想要!赶紧给我滚!”
“张老爷!我这几十年都在给张家制盐,求您看在这份上,就借我五两银子吧!我会给你们更多的盐!”
中年人跪着爬到大门前,挡住快要关上的大门,一脸乞求。
“呦呵!还敢挡门?赶紧松开手!别逼我踹你!”下人们一脸恶狠狠的模样,像是要吃人。
“我也是迫不得已才来找张老爷的,我儿子要是再不救的话熬不过这个冬天!”
中年人哭诉着乞求,“张老爷,求求你了!我真的只要五两银子,多的不要,来年我全家加倍的熬制盐!”
“娘的,你儿子死了和我们老爷有什么关系!再不走我就打断你的腿!”家丁恶狠狠的咒骂,随即关上了大门。
中年人痛哭流涕,抱着孩子仰天大哭,“啊——!谁能救救我儿子的命!我愿意用一切报答!”
中年人双眼无神的起身,抱着孩子漫无目的的走着,周围的百姓们摇头叹气,他们也帮不上任何的忙。
突然,一只手放在了昏睡不醒的孩子头上,中年人警惕的看着人。
“你要干什么!”
他们看见一个衣着华贵,身后还跟着下人的年轻人。
三人立刻警惕起来,质疑的看着陆云。
“额头太烫了,必须立刻降温,不然孩子要被烧坏了。”陆云拿出一张棉布,往上面弄上冷水,放在孩子的额头上。
三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愣住了,这个衣着华贵的公子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居然主动靠近他们。
别的人都是不愿意和他们打交道,这位公子居然要救他们的孩子!
“带着孩子去看郎中吧。”陆云掏出五两银子,递给了中年人。
见到银子,中年人大惊失色,急忙跪下磕头,身边的两个人也跟着他一块磕头。
“谢谢公子!公子真乃观世音菩萨转世!有菩萨心肠,一定会大富大贵的!请公子告诉我们名字,我回家给公子立牌位日夜供奉!”
陆云摆了摆手,“别说这些没用的,什么供奉,给孩子看病才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