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不用尝淮月就知道味道差不了,薄薄的皮,半透明的,被撑得棱角突起,紧紧裹住粉嫩的肉馅,一个个紧实诱人,怎么可能难吃呢。
“都说羊肉饺子腻味,我觉得吃了身上暖,阿姐快尝一个,暖和暖和。”海云道。
冯嫂人长得粗,饺子却细巧的像小舟上卖馄饨的女娘包出来的。
她把一个饺子整个的包进嘴里,咬开流出汁,富含着细腻的羊油充盈口腔,随后细细咀嚼时,又尝到羊肉的鲜嫩。
面是羊汤底的,骨头炖得时辰足够了,怎么也不会难吃。
淮月吃不下这许多,分了阿珠一些。
“味道都不错。”淮月说。
海云笑了起来,又佯装哭脸。
“不瞒阿姐说,冯嫂子只有做肉菜和饺子好吃,烧素菜只会水煮,河鲜烧的真是一塌糊涂。我实在想念阿姐的手艺。”
淮月知道他是刻意撒娇,哄自己开怀,便笑道:“这有什么,明日便做几道给你吃。”
海云摆手,“阿姐路上疲惫,还是歇两日再说,这京中美味不少,我带阿姐去尝尝。”
他思索了一下,道:“出了拐角街边就有一间饺子馆,卖的鱼肉饺子真是一绝!阿姐一定喜欢。”
淮月有点笑不出来,道:“难道这京中只有饺子能吃?”
海云哈哈大笑,道:“这倒不是,驴肉汤、牛肉炕馍,好吃的也不少。只是糕点委实一般的很,不及咱们南边点心雅致。”
说着说着,又问起海云的学业来。
海云坐直了道:“还不错,先生偶有夸赞,自然,也有指正。”
“天子脚下,人才济济,许多人都是累世书香出身,你无人开蒙,又学得晚,切莫给自己太大压力。”
海云笑道:“阿姐,我知道。不过,许先生严苛,偶有夸赞,已是难得。”
他有那么一点按捺不住的小小得意,淮月知道海云不是傲慢自大之人,说了有十分,绝对不止十分。
“你信中说经周大人引荐,又去了一位苏大人家中书塾?”
“是,原先周家的何先生觉得我也有辩才,说是苏家书塾中的学生善辩者多,就请周大人为我引荐到苏家书塾去了。”
淮月仔细的打量着海云,问:“我们家世单薄,你才华出众,是否容易遭人嫉恨?”
海云不以为意的一笑,道:“阿姐,不遭人妒是庸才。我若是连这点子心计都遭不住,岂不是连旭安也比不上了。要知道他上学的国子监里头,才叫皇亲贵胄,济济一堂。”
他的笑容依旧如春风拂面,只是似乎是丰富了一些,就像是春风中混杂了寒冬未尽的冰霜,又或是春日初绽的花蕾。
果然就像纪如笺说得那样,离巢的鸟儿长得快。
“这位苏大人是何人物?年节时是否需要前去拜谢?”
海云急忙摆手,道:“苏大人是刑部出身,如今任正三品御史中丞,被他参下去的贪官污吏不计其数,他为人最是克己守礼,所以这些事是万万不能做的,不但讨不了好,难保不会落人口舌。”
“还有这些门道。”淮月说:“哪怕只是出于本心,想致谢也不成。”
海云道:“等我得了成绩,再谢不迟。”
淮月微微一笑,道:“阿姐陪你考春试。”
“当真!”海云惊喜的说,本以为淮月过了年就走,“阿姐真好!”
海云在京里已经独自过了一个年,这一回有淮月做对照,越发显出有一个女娘在家中的不同之处来。
淮月在家里歇足了,就带着阿珠几个逛集市去了。
一逛逛了好几日,把年节里要用的东西都买的七七八八了。
窗花一贴,攒盒一摆,水仙花一开,这屋里瞧着就多了几分热热闹闹的喜气。
淮月没给阿珠她们买红花,只是每人买了一对红石榴耳坠子,贴耳的,流苏的,坠着晃荡的,各不一样,戴起来或沉静或恬淡或活泼,适合她们每个人的气质。
因为淮月的到来,外院的两个小厮不好再随意进来,岑山和细张长得都有点‘坏’,他们一时间也不敢套近乎,倒显得拘谨了。
“你们两个哪去了?”岑山掂着手里的一个钱袋,道:“娘子发赏钱都不见人,真行啊。”
两人不知所措的站着,直到一个钱袋砸到眼前,才欣喜若狂的叩谢道:“多谢娘子,多谢娘子。”
“这钱是富余的,娘子初来乍到的不熟悉门路,你们也别糊弄,自己去做一身新衣服,别给主家丢脸。”岑山说。
两人喜不自胜,连声应诺。
淮月今日又出去逛集市了,听冯嫂说,该买些鲜肉和腊味了。
集市上的每一间肉铺和腊味铺都是人挤人,热闹非凡。
腊味倒是好买,只是淮月每一回去肉铺都只见到别人挑剩下的猪杂,就都没买。
还是细张不知怎的摸到了屠夫的门路,直接定了半扇猪、一只羊。
那半扇猪上门的时候,把阿葡都看傻了。
“可真行。”林氏忍俊不禁的说。
傅旭安头一回见这么血淋淋的半扇猪,蹲在猪边上看那一套的心肝脾肺肾,看得十分有兴致。
“额。细张,弄到后边去。”淮月怕林氏介意,就道。
林氏摆摆手,道:“没事,我是想明白了,孩子粗养些好,他高兴,你也松快。”
见到林氏的第一面,淮月有点吃惊。
因为她胖了许多,整张脸都圆圆的,看起来像个日子过得很惬意的掌家娘子。
她的脾性也变得随和随意的许多,知道淮月要在京中过年,便道:“那旭安这个年也在你家过了。”
淮月看出傅旭安对海云的感情如师如兄,便道:“好啊,您也留下吧。”
林氏道:“我也想啊,到底是妇道人家,不大方便。你放心,我会很勤快来蹭饭的。”
说着,海云下学回来了,傅旭安马上撇下猪上前。
海云看着猪发笑,在旁人看来他一切如常,只是略有几分疲倦,但淮月却觉得他似有心事。
问之,却又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