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江畔厨娘:三郎真香日常 > 第一百一十章  灰枭
    细张没让淮月等多久,他很快来喊淮月下车。

    淮月心里也急,一脚踩了下去,才发觉地上摆了一个干干净净的小凳子。

    红木清漆,还用玳瑁镶了株松柏。

    淮月就一脚踏在这松柏上,一抬眼就见荆方站在跟前呢。

    “娘子请随我来,您别担心,青沛的确是进了几个浪人,但掀不起什么大风浪,咱们说话这功夫,许都解决了。”

    军营地处空旷,四面有风。

    阿葡替淮月戴上面纱,就往营中走去。

    除了站岗放哨的,淮月一路走进去,也没见到很多人。

    荆方朝吼声震天的方向努了努嘴,道:“都在练武场上呢。还出去了两支,所以人瞧着不多。”

    细张诧异的看了荆方一眼,说得还挺明白,一点也不把淮月当外人呢?

    淮月心里焦急,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军帐外,远远的就站了个人。

    不知怎的,一瞧那人,淮月的心就像是有了归处,落了地。

    “难得见你这么沉不住气。”他微微皱着眉,似乎是有点担心。

    淮月站在傅恣的影子里,像被他隐蔽而用力的拥抱着。

    她感到无声的安慰。

    没等淮月开口问,傅恣便道:“等一等。”

    淮月安静了下来,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天空。

    夏日里遇上风很大的阴天,总是觉得舒服。

    纵使淮月现在心急如焚,好像也被这一阵一阵的凉风吹拂的平静了许多。

    阿葡四下看看,悄声问细张:“都尉让娘子等什么?”

    细张哪能知道这个,但又不想在阿葡跟前露怯,便高深莫测的道:“大约是等消息。”

    阿葡点点头,又不解的看看天空,问:“消息从天上来?”

    细张被她问住,幸好此时天边划过一道黑影,远远的以为是灰云落下来一块。

    淮月以为是信鸽,等鸟儿到了近旁,却大得吓人。

    “娘子!”阿葡看清那只四爪尖勾嘴的灰枭,差点吓得魂飞天际。

    她下意识想去拽淮月,却见淮月的衣摆在半空中一划,就被傅恣拦腰抱到了身后。

    傅恣另一只手伸直,灰枭就乖顺的站在了他手臂上。

    淮月从他身后歪出脑袋来,惊叹道:“这也叫你驯服了?”

    傅恣一边从灰枭脚上解下纸卷交给淮月,一边道:

    “还是雏鸟时从窝里摔了下来,是乌金捡回来玩的。它玩厌了就扔一边了,我瞧着挺可怜的,就养了起来,也是无心之举。”

    淮月展开卷纸,就见上头写着,‘后送云至渡头归。’

    后日送海云去渡头坐官船,然后再归来。

    傅恣低头要看信,淮月送上纸卷,手臂擦着,远远瞧着,像是依偎在一块。

    阿葡的心头怦怦跳,细张见她捂着胸口,便道:“你若是怕就站远些。”

    “我不怕。”阿葡眼睛亮亮的,道:“我就是看着都尉跟娘子在一块,我就觉得高兴!”

    细张挠了挠脑袋,实在弄不明白这其中的联系。

    “墨言若是没写……

    傅恣正要解释一下,就听淮月笑道:“我明白,若是没写,就是没事。”

    他看着淮月的笑脸,也微微的笑了笑。

    “下回还有什么想知道,你不必自己来,让细张来传个话就是了。”

    细张还是头一回从傅恣嘴里听到自己的名字,顿时倍感荣幸。

    淮月点点头,有些歉意的说:“军营重地,我贸贸然的进来,的确是不妥当。”

    傅恣扬眉,道:“倒不是为着这个缘故。”

    “那是……

    淮月话还没问出口,就傅恣倏忽沉了面色,兴致勃勃的声音自淮月背后响起,“丫头!你来啦!?”

    淮月一回头,就见柳先生一张快笑烂了的脸,还时不时朝傅恣挤眉弄眼的。

    “柳先生。”淮月朝他行礼。

    柳先生摆摆手,道:“傻站在门口干嘛,进来呀。”

    淮月本想离去,可架不住柳先生热情,傅恣似乎也没有不乐意,只好跟着他进帐。

    灰枭展开一人臂长的翅膀,落到帐中悬着的一根站棍上。

    荆方取了肉干来给它吃,见它吃得津津有味,淮月觉得很有趣,想到方才它送信的功劳,就问:

    “我前些日子给乌金做的肉干呢?给它吃那个呀。”

    荆方表情古怪的回头看淮月,为难道:“娘子,你送过来的第一日就被乌金吃完了。”

    淮月认真地想了想,道:“那下回还是煮大棒骨吧。不然花销也太大了。”

    柳先生捧腹大笑,道:“丫头,你当乌金是狗还是狼?它可不是玩骨头的!是渴血的!”

    最后四字落地,阿葡汗毛倒竖,浑身发冷。

    淮月却只看了傅恣一眼,轻声道:“物肖其主么。”

    傅恣瞥她,柳先生听见了,愣了一愣,又大笑起来,看向淮月的目光,更多了几分赞赏。

    柳先生是个很健谈的人,从天南到海北,从南边的桑说到北边的枣。

    阿葡都听呆了,一脸钦佩的看着柳先生。

    柳先生终于说得口干,他喝茶的空档,阿葡耳朵里才听到了外头的呐喊声,那样的勇猛,仿佛横跨刀山火海不在话下。

    柳先生给她的印象就是一个和蔼健谈的老头,阿葡不怕他。

    她抿了抿嘴,想问一个问题。

    就在这时,淮月看了阿葡一眼,阿葡咬住嘴唇,不敢说话了。

    “你想说什么呀?”柳先生问。

    阿葡的心思都写在脸上,柳先生扫一眼就明白了。

    阿葡怯怯的摇摇头,又去看淮月。

    淮月心中微叹,斟酌道:“她大约是想问,为何兵士如此勇猛,倭寇却无法断绝呢?”

    阿葡低着头,但又点点头。

    帐中一静,片刻后,柳先生搁下茶盏,打算回答这个问题。

    “倭寇不似那些反贼叛军,他们的目的并不在于据守下一座城,而是抢到一些财物便转移。”

    “倭寇的人数也不是很多,甚至组不成一个小队,但也正因如此,他们十分的灵活迅疾,分散、设伏、迂回,皆在瞬息之间。”

    开口解释的是傅恣,他看着淮月,说得详尽又耐心。

    淮月想了想,道:“既如此,那也不必用大军围堵,挑功夫上乘的士兵组成小队操练,既不能围堵,那可以追击。”

    柳先生的眼珠子在两人间转来转去,脸上笑容甚浓。

    傅恣看着淮月,脸上的表情复杂,像是有点欣慰,又有点意外,道:“是,已经这样做了。”

    “只不过,”傅恣顿了顿,道:“这样难免会有漏网之鱼。百姓若不幸遇上,那就是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