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替他谋算着他的皇位,不认可他挑出来的继承人。
都是因为陆景彦无能的表现。
陆鸿立陆景彦为太子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若真到了那一刻,即便是陆景彦能够登上皇位,也可能守不住。
朝臣近日来对陆景檀多加称赞,就连一直坚定的江太傅,也不能否认陆景檀在朝政上的见解的确比陆景彦要好上许多。
难道他真的看走眼了不成?
“你去看看你母妃吧,等景檀交接好了锦衣卫的事情,你明日就继续掌管你的人。”
陆鸿最后说下一句,陆景彦还有些许的惊讶。
方才陆鸿对他一通大骂的时候他都已经感觉到陆鸿心里憋着的那一口气。
仿佛下一句便是要让他将太子之位让给陆景檀。
但现在陆鸿开口将锦衣卫的兵力归还到了他的手上,日后也还是留在长安。
临风替他高兴:“恭喜殿下了。”
拿回锦衣卫的权利,留守长安,这对他来说的确是赏赐。
陆景彦心思沉重,去永宁宫的路上甚至都不想进去。
陆鸿没有提起赐婚的事情,估计就是等着淑贵妃来提起的。
永宁宫上下都知道太子回来了,御膳房也早早送来了午膳,让淑贵妃母子能够相聚。
“殿下回来了,娘娘——”
外面的宫人喊道,语气激动。
淑贵妃脚步匆匆的便到宫门口来迎,一眼便看到身形有些消瘦的陆景彦。
眼眶不由得有些发热,她的儿子这几个月受了多大的苦。
“景彦。”淑贵妃握住他的手,望着近在咫尺的面容,不由得哽咽:“苦了你了。”
一旁的宫人自觉的避开了些,给二人留足了说话的空间。
陆景彦心里想着与曹家的婚事,但现在被淑贵妃先拦截了话头,也只好暂时先压了下来。
“前些时日,你被绑架一事传回来,母妃是昼夜难眠。”
那几日淑贵妃被罚抄佛经,心里想着念着的全是陆景彦的平安。
好在陆景彦安然无恙。
梁匡绍去到溪镇的时候陆景彦的腿伤还未恢复,但他刻意叮嘱过,他伤既然已经好了就不用传回宫中让人担心了。
“母妃,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不是好好的站在这里了吗?”
楚苏生的医术了得,这几日的奔波他身上的伤口也没有发疼的迹象。
陆景彦已经让人在长安中留意楚苏生师兄妹的动静,若是二人需要帮助的话他也可以帮上一把。
特别是楚苏生那性子,在长安中可能会被人起了心思下手。
她师兄又是一个不会武功的人,完全没有能力保护楚苏生。
“景彦,母妃为你做了一桩婚事,是曹家的二小姐,你父皇也觉得不错。”
淑贵妃缓缓试探道。
她可以将此事,瞒着陆景彦和陆景彦身边的人就是担心陆景彦当时会做出什么冲动过的事情来。
这婚事她也是想给他冲冲喜的。
瞧沈钰给晋王冲喜,这晋王还时不时能进宫转悠两圈,丝毫没有去年年岁太医说命不久矣的情况。
陆景彦这段时日又是被皇上责罚,又是被绑架受伤。
淑贵妃觉得他十分需要一门婚事冲冲身上的那些晦气。
沈婕当初也是她看走了眼,这个女人日后不闹得陆景彦后院不宁就差不多了。
说不定袁梦语进宫那次就是受了沈婕的威胁才出了这样的事情。
陆景彦放下手中的玉筷,语气平淡道:“母妃如何会选曹家小姐?”
他对此人的是没什么映象的,但若是说起和沈钰有些关系,那他倒是想起来之前和沈钰出去的时候,偶然见过几面。
那个跟在沈婕身旁的姑娘。
至于长相他也早就忘了,只记得是曹家的庶女。
淑贵妃就算是给他挑选妃子,也不会找一个身世相差如此之大的。
面前的人神色闪过一抹不自然,装作波澜不惊的样子开口。
“曹二小姐虽只是曹府的庶女,但她为人清正,相貌也如出水芙蓉,母妃相见过一次,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姑娘。”
她那日只问了曹荆梦几句问题便将她的底细给摸查了清楚。
从话中也能品出几分小家碧玉的底蕴来。
淑贵妃担心陆景彦会不满又补到:“若是说了亲事,曹家定然会让曹二小姐归到嫡母的手下。”
这是她一开始的想法,一个庶女嫁给陆景彦怎么可能不被外人评头论足。
光是宫中的妃子恐怕都要笑话算半年。
但让曹荆梦改成嫡女嫁给陆景彦,这点小事只要一句话就能办成。
“母妃是何时与梅妃娘娘有了来往,儿臣竟是不知。”
陆景彦语气微冷,一旁的下人大气都不敢出。
看了淑贵妃一眼后便都退了下去。
殿内就只剩下水贵妃和陆景彦。
淑贵妃:“是临风告诉你的?”
临风是从小跟着陆景彦的,淑贵妃将此事藏着不告诉陆景彦也是因为有她的考量。
“这临风真是越来越不知分寸了,跟着你去溪镇贴身保护还让你受伤,我看母妃还是给再找一个护卫?”
“母妃!”陆景彦嗓音重了重:“这么大的事情你为何先不跟我商量!”
淑贵妃撇了唇角:“这事你若是知道还会同意吗?”
她太清楚自己的儿子了。
想到此事的缘故也有些不悦起来:“你为何会被你父皇下放出去,其中的缘故你难道不清楚吗?
这几日你可曾反省过自己,你说要娶沈婕,你父皇也同意了,等到沈婕进府也要半年之后。
别怪母妃多话,你就算是对......有......”
陆景彦一脸黑线,也知道淑贵妃说的意思。
淑贵妃的脸色也不大好看,提起这件事总是她心上一个过不去的坎。
宫中的流言四起,晋王因为王妃的事情参奏陆景彦。
这样的事再有上一回,陆景彦的太子之位可就不保了。
但陆景彦如今若是有了内室,晋王和皇上那边也会对陆景彦放心一点。
一举两得的事情,淑贵妃一开始便觉得此计最为妥善。
“你父皇的圣旨已经拟好了,人是晋王妃带进宫的,你若不喜欢,母妃也只能再去找梅妃说道一番了。”
淑贵妃破罐子破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