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决定了要去岭州求援,接下来就是商量怎么去的问题。
宋北逸思量过后说道:“本将的建议是今晚就行动,经过白天一战,北戎军也伤亡不小,晚上的防备会降低,本将派几个身手好的士兵护送二位大人。”
“本官也正有此意。”许刺史点头道。
杜县令紧跟着说道:“下官随时都可以。”
接着他转身嘱咐君凝兄妹三人:“你们回家后,先别跟家里人说,免得他们担心,就说我留在刺史大人府上做事,在敌军未退之前都不回去了。”
“父亲,我要跟您一起去,保护您跟刺史大人。”君凝的二哥急道。
“我也去。”君凝的大哥也不甘示弱。
“胡闹!”杜县令板起脸来,“你们一点拳脚功夫都不会,去了纯属添乱,还不如留在这里帮着宋将军照看一下受伤的将士!”
“杜县令就不要怪他们了,他们也是担心你的安危,都是好孩子。”许刺史开口劝道。
君凝见两个哥哥被训,上前一步道:“父亲放心吧,我们会照顾好家里,也会来这里出一份力,等着父亲和刺史大人带着援兵回来。”
杜县令的脸色缓和了下来:“你真是越来越懂事了。”
“既如此我们就分头行动吧,”许刺史对宋北逸说道,“宋将军,本官先回去安排一下各县府兵之事,之后再回来这里。”
宋北逸微微颔首:“出城的事本将会安排妥当,确保二位大人一路无虞。”
待两人去忙各自的事,杜县令爷仨跟着君凝去给将士们送吃的东西。
高达忙完手头上的事,特意跑过来,果然一眼便见到了君凝。
“杜姑娘——”
高达快步走过去,却在看到齐刷刷朝他看过来,另外三张严肃的脸的时候,笑容一下子僵住了。
“杜……杜大人和两位杜兄也在……”
“高校尉,好久不见。”杜县令意味深长地看着他。
这小子对自己女儿的心思,整个岷州城的人都知道了,闹得很多对君凝有意的公子都不敢再近前,毕竟在这地方能打得过他的人屈指可数。
高达反应过来,上前抱拳一礼。
“高校尉也来吃点东西吧。”君凝的大哥盛了满满一大碗菜给他。
君凝的二哥接过来给他送到跟前:“高校尉护城辛苦了。”
高达受宠若惊连忙摆手:“不辛苦不辛苦,这都是我们从军之人该做的。”
“唉,不怪人常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到了这种时候,身为男儿的我却不能举刀杀敌,还要受你们保护,真是惭愧。”
君凝的二哥只是一时感慨,忘了身后还有他父亲和大哥两个跟他一样的书生,自然也没看到杜县令听到这句话时那抽搐的嘴角。
“杜家是书香门第,杜大人和杜兄饱读诗书,能成为父母官为百姓造福,我最敬佩的就是读书人,不像我是个只会舞刀弄枪的粗人。”
高达说着低下了头,他不敢直接上门向杜家提亲,一是担心杜姑娘会生气,二是怕杜大人会看不上他。
杜县令私下里也打听过眼前这个年轻人,他出身贫苦,却很上进,凭着自己东拼西凑的习得一身好功夫,又有一股狠劲,在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立下不少战功。
最重要的是,他为人正直坦荡,有一颗难能可贵的赤诚之心,且看他这些年一直在君凝身边,应是真心喜欢她的。
杜县令清了清嗓子说道:“等此战得胜之后,高校尉若是有空,不妨来府上坐坐。”
高达不敢置信地抬起头,呆愣地望向杜县令。
君凝见两位兄长看着她的眼神带着调侃之意,脸上不自觉地染上一层薄红,嗔怒着对高达说道:“你傻愣着干什么?不想来就算了。”
高达回过神来,猛点头:“去,到时候我一定带上厚礼前去拜访杜大人。”
“那本官就扫榻以待了。”
高达端着碗到一旁吃起来,心里忍不住狂喜,杜大人邀请他到府里,是不是表示对他的认可?
深夜,许刺史和杜县令带着宋北逸写的信,由八名换上常服的士兵护送着悄悄出了城。
之后两日,北戎王不出所料又派兵来攻城。
“将军,我们杀出去吧,再这样下去,城门迟早要让他们给摧毁了。”高达看着底下北戎人用撞车一下又一下撞击着岌岌可危的城门,面带急色。
这会儿许刺史他们肯定还没到岭州,要等到援军最快也要五六日,宋北逸眼睛微眯:“我们的兵力不足,杀出去只会加大伤亡,再坚持两天,两天以后出城迎敌!”
两天已经是极限,之后就要背水一战了。
在另一边的京都,一个浑身是血的人刚骑马踏入城门,就从马上栽了下来。
守城的士兵警惕地亮出兵器,只见那人趴在地上,颤抖着举起一块令牌,用尽全力大声道:“我有紧急军情要面见圣上!”
守卫长闻言一惊,不敢怠慢,命人将他扶起来,并找了辆马车,带着人往皇宫的方向而去。
早朝还没散,王公公收到外面传来的消息,也不敢耽误,立即躬身上前,小声向皇帝禀告。
皇帝听完脸色一变:“把人带上来。”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直到看到一个浑身伤痕累累的人被搀扶着进来,心里均升起了一种要出大事的念头。
士兵跪在地上行叩首礼。
皇帝沉声道:“有什么军情速速奏来。”
士兵喘息着回道:“回圣上,小人乃是冠军大将军麾下一员,自年三十那夜,北戎王亲率三十余万兵马攻打岷州城,边关将士奋力抵挡,可兵力悬殊,伤亡惨重。岷州刺史曾在第二日发了急报,但久未收到皇命,宋将军特命我等进京向圣上求援,只是一路遭遇追杀,一行人只剩小人来到了殿前。”
接着他从怀里取出一物,去掉外面一层染血的油纸,里面是保管得很好的一封信。
“这是宋将军的亲笔信,请圣上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