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将军夫人难下堂 > 第三百零四章 心服口服
    清颜昨日让翠红准备了一份名单,上面有孩子们的名字和年岁。

    翠红誊写了三份,分别送到了三位先生手里。

    这样的做法得到了他们的赞许。

    陈先生看着上面的名字又皱起眉头,连个姓氏都没有,还一二三四地往下排,也太草率了,转念想着这群孩子身世可怜,也就不多说什么。

    清颜开口道:“这些孩子们就拜托三位先生了,请先生们给他们授课吧。”

    姚氏微笑道:“那就由我先来吧。”

    张先生对此并无异议:“姚先生请。”

    陈先生则拭目以待地到后面旁听。

    翠红和翠柳几人将孩子们安排到座位上坐好。

    姚氏站在前面看着底下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带着好奇和渴求,她在来之前的所有忐忑全都烟消云散,拿起书本开始正式授课。

    这里没有像现代那样的黑板,清颜就让人准备了一个木架,铺上纸张,先生可以在上面简单地写上几个字。

    姚氏刚写下“天地玄黄”四字,旁听的两位先生就立刻坐直了身子。

    陈先生看着她的字,露出赞许的目光,这字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的,单凭这一点就能看出她绝非泛泛之辈,是他刚才太狭隘了。

    接下来姚氏教孩子们认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解释,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讲给他们听,温声细语由浅入深。

    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听得十分认真。

    清颜看了眼两位先生的神情,再听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知道婶婶是过了这一关了,昔日京都才女绝不是浪得虚名。

    待她讲完,孩子们还意犹未尽。

    清颜起身道:“都起来活动一下,待会儿换另一位先生给你们接着讲。”

    姚氏从前面走过来,神态自若。

    陈先生郑重道:“适才有失礼之处,还请姚先生见谅。”

    “陈先生言重了,我知道你也是为孩子们着想,这一点我们是一样的,以后还请多多指教。”姚氏直言道。

    刚才授完课,她仿佛又回到了少女时期,那个她还未识各种滋味的时候,活得肆意洒脱的那几年。

    “不敢当,”陈先生连忙道,“姚先生有大才,我们之后可以相互切磋。”

    张先生也附和道:“是啊,听完姚先生的讲解,在下受益良多。”

    姚氏摇头道:“我是第一次做先生,不如两位有资历,有不妥之处还望二位予以指正。”

    两人连称不敢,陈先生感叹道:“姚先生第一次授课就能做到这般,在下真是汗颜。”

    清颜看着三人互相谦让,出声道:“时间差不多了,两位先生谁先来?”

    张先生率先道:“我先来吧,陈兄讲完我怕接不住。”

    说罢,不等陈先生答应,他就抬腿往前面走去。

    陈先行只得又坐回去旁听。

    清颜指了指身边的空座:“婶婶我们也坐下来听听吧。”

    姚氏点了点头,欣然入座。

    张先生很快进入状态,他的授课风格跟他的人一样温和,不疾不徐,可能是多年累积的经验,他在讲解的过程中常常引经据典,会让孩子们听着有些费劲,不过像这样日积月累,他们能学到很多东西。

    等他讲完,清颜照例让孩子们稍作休息。

    “真是惭愧,讲着讲着就忘了他们是一群白纸一样的孩子,跟他们说得太多了。”张先生自责道。

    姚氏安慰道:“张先生饱读诗书,出口成章,令人佩服。”

    张先生拱手道:“姚先生谬赞了。”

    最后是陈先生上前授课,跟前两人不同,他一上去,那不苟言笑的模样,就给底下的孩子带来了紧张感,他们正襟危坐一刻也不敢走神。

    陈先生对待学生无疑是严厉的,看到有孩子写得不对,就站在他跟前直到他写对为止。

    这个场景让清颜想到了自己上学的时候,被老师支配的恐惧让她记忆犹新,眼前的陈先生跟她的老师渐渐重合了,她不由地同情起这些孩子们。

    她也总算理解为何张先生要在他前头授课,这要跟着他后面确实压力会比较大,还不如趁着孩子们热情正高的时候来。

    “好了,回去将今日所学的字写二十遍,明日我来检查,谁要是学不会就等着挨戒尺。”

    陈先生讲完,将手里的戒尺打得啪啪作响,吓得孩子们不敢说二话。

    张先生对此见怪不怪,姚氏跟清颜相视一笑,面露意味深长的表情。

    上完课,清颜让孩子回去歇息,她对三位先生的能力和特点也有所了解了。

    “三位先生辛苦了,今日就先到这吧,之后的授课内容你们商量着决定。”

    “方夫人,姚先生,那我们就先告辞了。”

    张先生和陈先生两人收拾好东西离开了。

    等他们走后,清颜才跟姚氏说道:“我觉得婶婶讲得比他们都好,也最受孩子们喜欢。”

    姚氏轻笑出声:“你可别给我戴高帽了,那两位也不差,经验老到。”

    “我说的是真心话,”清颜言辞恳切,接着她又问道,“婶婶觉得他们如何?”

    姚氏坦言道:“很不错,张先生博学多才,为人也随和,陈先生虽说严肃刻板了些,但却是个很负责的人,俗话说严师出高徒,需要有这么一个人在。”

    清颜颔首道:“我跟婶婶的想法一样,孩子们能遇到你们三位先生,是他们的幸事。”

    “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是很喜欢这些孩子,跟他们站在一处,我感觉也年轻了不少,找回了多年不曾有过的精气神。”姚氏笑意盈盈道。

    听她这样说,清颜也为她高兴:“就冲婶婶这句话,这事也做得值了。”

    姚氏伸手指着她,笑得花枝乱颤:“你呀——”

    清颜心里还记挂着一件事,她把翠红叫来问道:“郎中给小五瞧过了吗?怎么说的,能不能把他的脚医好?”

    翠红如实回道:“郎中昨日来看了,说是耽搁得太久了,要想恢复如常是不可能了,不过好在小五年纪还小,医治些时日或许能把他的错骨扶正,让他走起路来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恢复得好的话,过几年只要他走得不太急,不细看应该跟常人差不多。”

    清颜有些遗憾地叹息一声:“若是能恢复成那样也很好,请郎中为他医治吧。”

    翠红点头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