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伯府东院,孙氏紧张地站在床边,看着赵郎中为病倒在床的方皓俊把脉。
“俊哥儿怎么样了?”孙氏小声问道。
赵郎中松开手,将脉枕放回到药箱,起身道:“回夫人,小公子是着凉了,吃两副药便好。”
“夫人放心吧,小孩子生病是常事,”张姨娘劝慰道,转而看向郎中,“有劳赵郎中为我们五少爷开方子。”
“应当的。”赵郎中躬身退出去。
孙氏沿着床边坐下,为方皓俊盖好被子,见他的小脸烧得通红,自责道:“都是我没照看好他。”
张姨娘接过丫鬟手上打湿的棉帕,擦拭着方皓俊的额头:“夫人怎么说这话,您待五少爷的好,连老爷也说不出错处,五少爷生病不能怪您。”
孙氏担心地说道:“俊哥儿好好的,怎么说病就病了?”
“可能是这天气一会儿暖一会儿冷的,五少爷不适应,换季的时候有不少孩子生病。”张姨娘猜想道。
一个丫鬟鬼鬼祟祟地趴在墙角,看到郎中出来,急忙往云烟阁跑去。
“姨娘,奴婢看到正房请了郎中,夫人无碍,应该是五少爷生病了!”丫鬟喘着粗气说道。
周姨娘心中一紧:“你可看清楚了,生病的不是夫人?”
丫鬟连连点头:“是,奴婢看到夫人和张姨娘都在里面。”
周姨娘沉着脸往外走。
她怒气冲冲地闯进正房,在方皓俊的房门外,被孙氏的丫鬟拦住:“姨娘您不能进去。”
“你敢拦我?!”周姨娘恶狠狠地看着丫鬟,高声道,“我来看我的儿子,给我滚开!”
她猛地推开丫鬟,破门而入。
孙氏和张姨娘听到动静,起身看过来。
周姨娘来到内室,看到她俩站在床边,脸色一变,哭喊道:“我的俊儿,我苦命的儿啊!”
她快步走上前,顺手将两人一推,孙氏被推了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周姨娘不管不顾地连人带被子,抱着昏睡的方皓俊,眼泪夺眶而出:“我的俊儿,我的心肝儿,你怎么病成这个样子了?可是有人苛待你?”
孙氏闻言,气得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嘴角哆嗦着说不出来话。
张姨娘上前扶着她,对着周姨娘怒道:“你空口白牙地含血喷人,哪个苛待五少爷了?五少爷养在你身边的时候也没少生病,怎么来了正房就病不得了?”
周姨娘见她护在孙氏身旁,红着眼说道:“你这个见风使舵的小人,你得了什么好处,天天往这跑?俊哥儿在我那生病都是小时候的事,从他七岁以后就甚少生病,这才到正房几日,就病成这样,不是受了苛待是什么?”
“你这是在指责夫人?”张姨娘反问道。
周姨娘仰着头说道:“这可是你说的。”
“你……”
“都在这嚷嚷什么!”方承安从外面进来,不耐烦地说道,“俊哥儿还病着,你们就在他床前这样吵闹?”
“老爷,”周姨娘婉转地唤道,“您快来看看俊哥儿都病成什么样了。”
自从知道老爷是铁了心让俊哥儿留在正房,她就没有再在他面前哭闹过,她想办法将他又哄回到她的云烟阁,他也一如既往的对她宠幸有加。
方承安走上前去,皱眉道:“好端端的怎么病了?”
孙氏回答道:“赵郎中来看过了,说是着了凉。”
“一定是身边的人没伺候好,”周姨娘急声道,“夫人将俊哥儿原来身边的老人都换了,他们服侍俊哥儿多年,最是妥帖不过,从未让他着凉过。”
她抓着方承安的手臂继续说道:“老爷,就让俊哥儿身边原来服侍的人回来吧。”
方承安被她说的动了心思,看着孙氏说道:“要不就换回来吧。”
“老爷请三思,五少爷刚适应现在服侍的人,再换人怕是不妥,而且原来的人对五少爷太过纵容,不利于夫人教导。”张姨娘开口劝道。
周姨娘暗恨,厉声道:“老爷在问夫人,你插什么嘴!”
孙氏眉头微蹙:“我不同意换人,现在伺候的人没出什么岔子。”
“俊哥儿都病了,还没出岔子?”方承安也升起了怒意,向来胆小的发妻,在他面前怎么变得这般强硬了。
孙氏记得女儿的话,坚持不换人:“俊哥儿生病,是天气的原因,跟伺候的人没关系。”
方承安气结。
这时,丫鬟端着药进来,战战兢兢地说道:“夫人,五少爷的药熬好了。”
“还不快端过来,我要亲自喂他喝药。”周姨娘抢着开口。
丫鬟没有动,而是看向孙氏。
见孙氏摆摆手,她这才将药端给周姨娘。
周姨娘拿起汤匙,将药在嘴边吹了吹,一点点地喂方皓俊喝下。
一碗药见了底,周姨娘眼见换人不成,抹着眼泪起身:“老爷,就让妾将俊哥儿带回云烟阁养病吧,他从小就住在那,在他熟悉的地方,病也能好的快些。”
孙氏见方承安犹豫,立即开口拒绝:“不行,俊哥儿正病着,不能换地方,一番折腾下来,病情更重了怎么办?”
方承安点点头,觉得她说的有道理。
周姨娘心思一转:“夫人言之有理,那就让妾身留在这里照顾俊哥儿吧。”
“这里有夫人和这么多伺候的人,妹妹难道还不放心?”张姨娘就是不想让她如愿。
又是这个贱人出来搅局!
周姨娘在心里暗骂,面上却更显楚楚可怜,惶恐地说道:“妾身没有不放心夫人的意思,妾身为五少爷的生母,看着他在病榻上受苦,又怎能睡的安稳?”
她眼中噙着泪花:“老爷,您就可怜妾身这一颗为母之心,让妾身守在俊哥儿身边。”
方承安心软的一塌糊涂,也不去问孙氏的意见,直接说道:“你就留下吧,有你照看着,兴许俊哥儿的病能好的快些。”
周姨娘如愿以偿:“多谢老爷成全。”
“好了,你就在这安心地照料俊哥儿吧。”方承安说完,大步走出了房门。
周姨娘见他走远,换了一副脸色:“夫人回房歇息吧,这里有妾身就够了。”
孙氏被她的做派气到,带着张姨娘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