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户是石江运输局设在省内的船舶供应站,半上午的时候,才姗姗来迟。
刘厂长和厂里其他的领导陪着户在厂里参观了一圈。看得差不多后,把他们带去会议室休息,这才把苏萍叫了过去。
采购部的邱主任上上下下打量着苏萍,然后将之前收到的样衣拿了出来,朝苏萍问道,“苏萍是吧?这个样衣是你做的?”
“对。”
对方打量着苏萍的时候,苏萍也在打量着他。
这位邱主任瞧上去挺年轻的,尤其是和他的头衔一对比,就更显得年轻了。这次来的随行人员中,这位邱主任是头衔最大的,看上去却也是最年轻的。
与屋子里其他人的蓝灰色衣裳不同,邱主任穿着一身白色,着实惹眼。
刚才苏萍听人提了一嘴,这位邱主任是海归,毕业于国外某顶级大学艺术系。
苏萍在心中腹诽,学艺术的,怪不得提要求的时候提的那么抽象呢。
刚想到那些要求呢,邱主任便提起了。
“苏萍同志,你觉得你提供的样衣符合我们提出的要求吗?”
苏萍:“……”
她是真没底气,但是也不能让这位邱主任看出端倪来。
“当然。”
邱主任很奇怪的看了她一眼,“你真的这么认为?”
不等她回答,邱主任又补充道:“苏萍同志,说实话,我以为你这件样衣完全是自我发挥的。你真的认为你理解了我们的要求吗?”
在场其他人心里都有数,他提的那些要求,估计没几个人能理解的。
刘厂长看了苏萍一眼,赶紧替她解围道:“邱主任,人和人的思想境界不同,邱主任又是在国外进修过的,我们……”
邱主任摆摆手打断了他,转而看向苏萍道:“刘厂长你先别急,让我先听听苏萍同志怎么说。说实话,我也挺好奇的。”
刘厂长讪讪一笑,只能示意苏萍自己说。
苏萍想也没想就点了头,“对。我是这么认为的。”
这话一出口,刘厂长的杯子都差点没拿稳,他一脸诧异地朝苏萍看了过来。
邱主任话里话外的意思,明显是苏萍的样衣并不符合要求啊,苏萍是听不懂还是装糊涂?怎么非得说自己认为符合要求了?这样和户唱反调多不好啊!
“咳咳……”刘厂长只能干着急,用力地咳两声,想提醒苏萍更改口径。
苏萍收到了刘厂长的眼神,自然知道他的意思。不过,苏萍觉得刘厂长的思路显然不合适。
这个订单竞争激烈,户愿意大老远赶来高源镇制衣厂视察,已经是很强烈的信号了,至少说明之前的样衣有可取之处,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户的认可。
可是,若是苏萍告诉户,说没理解他的要求,那就相当于说样衣是自由发挥的,这样无疑会让户的印象大打折扣。
倒不如硬着头皮说认为自己理解了,每个人的理解方式不同,对于这一点,相信搞艺术出身的邱主任会很认同的。
果然,邱主任皱着眉,摸了摸下巴后,便再次开了口。
“这样。虽然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尊重你的理解方式。”
他顿了顿又到,“不过,有两个地方,还是有必要更改一下。”
苏萍立马点头,“邱主任,没问题,您说。”
一旁的刘厂长都惊呆了,他看了看苏萍又看了看邱主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么简单就过关了?
邱主任指着样衣的领口交接处道,“这个地方的过渡显得生硬了些,能不能想办法处理得圆润一些?”
处理得圆润些……
这种抽象的要求,简直让听者伤心闻者落泪,别说刘厂长和光头主任这几个制衣厂的领导替苏萍捏了一把汗,就是户那边的人,也悄悄朝苏萍投来同情的目光。
苏萍自然也没懂这位邱主任是什么意思,不过,当面沟通的好处就是,可以借用各种工具进行及时有效的讨论。
“好。”苏萍点了点头,朝光头主任道,“刘主任,能不能借用您的纸笔?”
光头主任立马点头,把纸和笔递了过来。
苏萍道了声谢后,便拿钢笔在纸上画了起来,勾勒出了领口处的线条。
会议室的人都看呆了,邱主任也为苏萍这一手“绝活”惊喜。
“苏萍同志也在国外进修过?”
“没有。”苏萍摇了摇头,“就是喜欢随手画画。”
邱主任看了看苏萍,又看了看她手下勾勒的线条,由衷地感叹,“苏萍同志,你真的非常有天分。”
“谢谢。”
苏萍将本子往邱主任的方向推了推,“邱主任,您看看,这两种处理方式,哪一种更符合您的想法。”
邱主任看了看,指着右边的线稿道,“这一种,不过,可以把左边的这个位置的处理吸收进来……”
苏萍想了想,点头道:“明白。”
然后她又开始提笔画出第三种方案。
“这样?”
这一次邱主任总算点了头,面带笑容道,“对!就是这样!”
这手绝活,这样的沟通方式,对于邱主任这样的户来说,绝对是最佳配置。当户需求难以琢磨时,手绘设计图,比一遍又一遍改样衣有效率多了。
半个小时的会议后,苏萍总算可以胸有成竹地说,自己弄懂了户的所有需求。
苏萍将衣服的手绘稿完整地绘制出来了,“还有哪里不合适吗?”
邱主任摸了摸下巴,一脸赞许,“不用了。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
“好,我按照这个图做出样衣,到时候再请邱主任您指点。”
“好。”
这番交流下来,会议室众人心里都有了底,这一单不出意外,就由高源制衣厂拿下来了。
送走户后,刘厂长笑容满面地把苏萍叫过去狠狠地夸了一顿。
“苏萍同志,宜早不宜迟,样衣最好在这两天赶制出来,可以吗?”
“可以。”苏萍点了点头。
“有什么需要,你尽管来找我。”
“好,谢谢刘厂长。”
从制衣厂回来后,苏萍回到粮站单位房,却见房门外立着一个人。
那人听到脚步声后回过头来,正是周老师。
“苏萍,可算回来了。你让我好等。”
周老师脸上眼底透出几分嘲讽之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