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杳杳轻轻地退出寂归枫的怀抱,抬起头凝视他的双眼、面庞。
她好像,许久没有这么认真看过他了。
和三年前一样,只三年时光在他脸上留下的划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反而让当初尚有些稚嫩的少年彻底没了青涩。
“乖、乖宝,你怎么这么看着我?”
寂归枫再稳重,在莘杳杳面前,依旧患得患失。
一声温柔的“乖宝”,让莘杳杳眼底有些恍惚。
这好像是回来之后,寂归枫第一次这么温柔地唤她。
她有些狼狈地移开双眼,“是有件事,需要告诉你。”
“是什么?”
寂归枫看着女孩逐渐冷下来的脸,需环在她背后的手不知何时开始颤抖。
心里莫名的慌张,让他直接一把拥过她的腰肢,抱得紧紧的,仿佛如此就能够缓解一点点内心的不安。
或许是早在心里想到了有这一幕,莘杳杳的心反而逐渐平静下来。
总要面对的,不是吗?
她轻轻拍了怕明显很躁动的男人,琉璃般的大眼睛蕴满了温和。
“寂归枫,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三十年前,在这片名为华夏的土地上,两名年仅二十七岁的天才科学家,以不可阻挡之姿,闯进了植物研究领域,一个又一个奖项、史无前例的发现,无一不在诉说这对天才夫妇的天赋,他们就像是两颗冉冉升起的星星,创造了无数次奇迹,能打败他们的,似乎只有下一个阶段的他们。
归功于他们的天赋与努力,他们的事业如日方升,无人敢与之匹敌,可是,人总是好奇、向往自己所未曾经历过的一切,他们也不例外。太过平稳的发展并不足以满足他们,二人逐渐生出了冒险的心,他们不再拘泥与传统的试验,反而挑战一切人类所不敢尝试的领域。
未知的领域,研究起来并不简单,他们也进入了长期的停滞期,直到,有一次外出考察,他们找到了一只奇异的人参……”
“然哥,快看,那是什么?”
一名清丽的女子背着一大堆勘探仪器,却没有一点疲惫,反而是激动溢于言表。
那名被唤作“然哥”的男人听到白若的呼唤,也从不远处赶过来。
“这、这是什么?”
两人一模一样的表情,凝固在脸上。
震惊、害怕,还有……掩饰不住的激动。
原因无他,在他们的视线中,是这辈子都未曾见识过的惊世骇俗。
只见起伏的山地上躺着一只人参,仅仅只是简单看了一下表面的纹路,就足以看出这只人参的品质有多好。
但吸引两人的并不是这个,毕竟在实验室里,他们看过的植物少说也有几千种。
让他们挪不开双目的,是人参周身那盈盈流转的深绿色光芒,只是围绕着它一寸左右,好似它在这天地间独自开辟了一方透明的空间,绿色半透明水流汩汩流动。
那种莹光,两人看得分明,不是因为植物自身带有的某些激素或者发光物质!
而且,明明周围无风,但他们却明显看到,人参的叶子与身体在有规律地颤动,像极了人类的呼吸。
本该不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这一幕,就像电影中特效一样唯美,冲击着二人坚实的唯物观。
白若艰难地吞咽了一口唾沫,自少年时期便开始超脱同龄人优秀的女人,本以为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将会让她感到震惊,却还是在这时,惊呆了眼球。
“然、然哥,我们怎么办?这只人参,该上报上去吗?”
白若虽是问寂然,但她的目光却一直未曾从人参身上挪开。
寂然的眼神也死死盯着这一只人参,眼里满是火热。
交与不交,其实两人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他们陷入瓶颈期太久了!
过往无数的称赞,与越来越多人的质疑,几乎让这对天之骄子无法忍受。
这只人参,就是上天赐给他们夫妻二人的礼物。
这种东西,在华国乃至全世界,必然从未有人遇见过。
一旦在这个领域有了发现,或者说,从这只人参身上,研究或者推翻昔日人类一直坚信的认知,他们的成就将无人能敌。
寂然甚至以及可以想象,因为这一项研究,他被载入史册的画面!
这是每一个科学家的毕生追求!
他思索一会儿,沉吟道:“若儿,此事非同小可,且太过匪夷所思,一旦扩散出去,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动荡,我想,国家也不会想看到这个局面,所以,这一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二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白若是个急性子,上前便想将人参捡起来,却被男人制止了。
“别动,让我来。”
说着,他套上了一双特质手套。
目前人参周围的物质还不知道是什么,虽然看起来无害极了,但是他们也知道,越是美丽的东西,往往越能伤人性命。
做实验这么多年,虽然他身上有种不要命的冲动在,但也同时养成了谨慎的习惯。
寂然考虑的并非没有道理,当手套触及那抹莹光的瞬间,特质手套也被侵蚀出一股洞口。
这玩意儿,竟然比硫酸还要厉害。
白若深深地倒吸一口凉气,心中一阵后怕。
还好,还好……
是她太心急了,还好有然哥在。
但是,好在这些莹光威力一直在下降,寂然才在费了一番功夫后,将人参装入了同样特殊的仪器里面。
二人就像揣着一个密保,将人参带回了他们的实验室——早在他们发明人无数项专利之后,国家便特许了这件私人实验室的成立。
这间实验室,也确实为他们后面长远的试验,做了很好的掩盖。
为了研究这只人参,寂然与白若二人甚至找借口将实验室里的员工辞了个干净,确保试验的秘密。
无数的仪器,只要是市面上流通的,甚至是带点灰色的仪器,都被二人想尽方法弄了进来,全部为了这只人参服务。
寂然和白若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焚膏继晷的程度。
可是,尽管这样,他们的努力,依旧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