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75:继母分家后,我把妻女宠上天 > 第12章  农村四大禁忌,打你也白打
    眼见杜红梅要撞墙,门口看热闹的乡亲们立刻出手拉拽。

    “嫂子,我哥不是鲁莽的性格,他既然敢打断戴茂盛的狗腿,肯定有办法应对责难,我们这个时候出去,反而会让我哥分心。”

    与此同时,陆月拉着嫂子夏荷。

    牢记陆远留下的话。

    劝说夏荷不要出去。

    况且。

    二女就算出去也帮不了陆远,反而会让陆远分心保护她们。

    大人哭,孩子叫。

    不大的茅草屋乱成一团。

    “砰!”

    下一秒,嘈杂声戛然而止。

    陆远将手里的擀面杖重重砸向灶台。

    “陆远,到底是因为,让你对你哥下这么重的手?”

    陆山林走上前问道。

    “村长,乡亲们,如果有人明火执仗地跑到你们家抢东西,并且砸了你们家的门,你们会怎么办?”

    陆远环顾四周。

    抬手指着地面的木门。

    众人这时才发现,茅草屋的门不见了。

    “你胡说!我们不是抢东西,是过来拿东西,儿子孝敬母亲和哥哥嫂嫂,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被人拉住杜红梅火力全开。

    添油加醋地讲着陆远搞来面和肉,偷偷摸摸在屋内包饺子。

    既没有告诉戴兰花。

    饺子包好以后,更没说送过去几碗。

    戴茂盛恼怒陆远的不孝,这才会过来讨说法。

    陆山林面色铁青。

    暗骂杜红梅和戴兰花真是够不要脸的。

    分家的时候,一粒粮食都没有给。

    看到陆远一家吃上肉,又急不可待地过来争食。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戴兰花婆媳不是好东西。

    陆远也不是省油灯。

    “陆远,是这样吗?”

    “村长,您见过谁家讨要说法,先把人家门给推倒的?”

    陆远冷笑道:“咱们农村有农村的规矩,有两件事情绝对不能碰,第一,家里做饭的锅,第二,守家的门。”

    众人互相看看。

    如果真是这样,戴茂盛这顿打不怨。

    北方农村有四大禁忌。

    敲寡妇门,挖绝户坟。

    砸人锅台,毁门入户。

    前两件事情不必多说,后果极其严重。

    至于后面两件事情,同样会招来众怒。

    砸了锅台。

    等于不让一家人吃饭,相当于断了这家人的生路。

    早年间。

    只有土匪胡子才会毁门入户。

    毁了人家的大门。

    等于上门抢劫。

    别说是毁门,就算是用力砸门都不行。

    一旦大门被人用力砸响。

    往往意味着亲属去世,有人上门报丧。

    总之。

    不出大事,绝对不能用力敲门。

    陆远继续说道:“我警告过他们,立刻滚出去,他们家当我说的话是放屁,不是没有走方,反而全都进来了。”

    “乡亲们,换成你们,你们能忍吗?”

    农村自有农村的规矩。

    陆远如果指控戴茂盛非法侵入住宅,自己打他是正当防卫。

    只会引来一阵嘲笑。

    整个陆家庄,只有不到十个人有初中文凭。

    大部分人属于半文盲,就连村长陆山林,都是在扫盲班学的识字。

    法律在乡下不好使。

    约定俗成的规矩,才是王法。

    “有人敢踢我家的门,老子非剁了他不可。”

    “既然是分家,肯定是各过各的,兰花大娘,要我说这件事情怪不得人家陆远,你又不是她亲妈,人家孝敬你是气,不管你也没错。”

    “你也是老人,不会不知道砸门等于抄家灭户吧?”

    传承了上百年的村约村规,早已经深入人心。

    纵然有关部门多次普法,扫盲。

    严厉打击各类封建迷信。

    不过天高皇帝远。

    关上门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如果不在这件事情上说几句公道话。

    以后自家遇到相同的事情。

    也别指望别人帮忙主持公道。

    李文斌微微颔首。

    “用我的车,送他去公社卫生所。”

    随即,李文斌走了出来。

    再次展示出,公社主任心怀贫下中农的高风亮节。

    吩咐司机将戴茂盛和家属送到卫生所。

    又讲了几句场面话,打发村民们离开。

    “陆远同志,麻烦你跟我去一趟村委会。”

    众人刚刚散去,陆远也被李文斌叫走了。

    村委会办公室。

    李文斌掏出一根卷烟递给陆远。

    “戒了。”

    陆远笑着婉拒道:“抽烟会影响我女儿的发育。”

    “哈哈哈,不愧是过了初中的小秀才,你说得对,烟味是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李文斌顺势将烟送给陆山林。

    “小陆,我这叫你可以吧。”

    “李主任您太气了,怎么称呼我都行。”

    陆远气道。

    “你应该也听过了,我来公社担任主任的时间不长,之前一直在城里工作。”

    “对于乡下的情况了解不多,对于广大贫下中农的生活问题,同样是两眼一抹黑。”

    李文斌自顾自地抽了一口烟。

    “小陆,不用这么拘束,你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我想听听你的意见,你认为公社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一旁的陆山林频频向陆远使眼色。

    暗示陆远想好了再说。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安定团结。”

    陆远略作沉思,给出了言简意赅的回答。

    知青和当地人的矛盾一直存在。

    僧多粥少。

    一亩地产出的粮食,一半要交公粮,剩下的粮食七扣八扣,勉强能够维持当地农村的吃穿用度。

    随着知青的大批到来。

    吃饭问题成为两方矛盾的导火索。

    另外。

    知青和当地人的感情问题,也导致了大量的问题。

    有的知青为了过好日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往往会采取落户当地。

    娶当地大家庭女儿的方式,借此获得一些特权。

    另外。

    当地男子也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引诱女知青嫁给自己。

    “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在一部分当地人看来,知青就像是待嫁的女儿,早晚有一天会离开,因此不愿意过多搭理他们。”

    “对于那些念过书的知识青年而言,贫下中农往往意味着粗鄙,没文化,自私自利,不交流的后果就是矛盾和误会越来越大,经常性地发生打架斗殴等流血事件。”

    “不少知青还会利用消极怠工的方式,威胁村里和生产队,给予他们返城,考学的权利。”

    “说得好,一针见血!”

    李文斌掐灭手里的香烟。

    不患寡而患不均,一句话道明了冲突的核心。

    拍了拍陆远的肩膀,李文斌接下来的话,听得陆远心潮澎湃。

    不是被打了鸡血。

    而是李文斌出手太阔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