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名年轻人低头耷脑地站着,其中还有三个是女人。

    众人脖子上挂着大牌子。

    上面用刺眼的红油漆,写着“坏分子”三个字。

    多名荷枪实弹的民兵负责维持现场秩序。

    耳听众人议论,陆远得知事情原因。

    眼前这些坏分子都是下乡知青。

    因为受不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又加上和当地人的矛盾,胆大包天的偷跑回家。

    被自城市抓捕归案,遣送回县里等候发落。

    不出意外。

    接下来,这些人将会享受到全套的“黑五类套餐”。

    罚站,游街,批斗,检讨。

    打入另册。

    取消评优,回城资格。

    时代的一粒沙。

    落到谁的头上,都是一座大山。

    他人死活自己管不了,更没能力管。

    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再说吧。

    “你有什么事?”

    大院门卫室,门卫大爷抬头看向陆远。

    “领导好,请问胡文明同志是在这里办公吗?”

    “你找胡主任?”

    办事员上下看了看陆远。

    土布衣服补丁裤子,脚上一双胶鞋,一看就是下面的老农民。

    “我叫陆远,是陆家庄村民,有一位老朋友让我将一封信交给胡主任。”

    “你等着我,我进去问问。”

    大爷接过陆远递来的信件,走向外面的县府办公室。

    领导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

    “进去吧。”

    过了几分钟,门外指向一排平房中的一间屋。

    屋内。

    一名五十多岁,身穿干部服,面容严肃的中年干部一边抽着烟,一边看向进来的陆远。

    “胡主任您好,冒昧打扰还请您见谅。”

    陆远面带笑容地主动问好。

    借此观察胡主任的反应。

    “老神……老赵同志这么会想到让你过来送蝎子呢?”

    胡主任做了一个请坐的手势。

    今年上半年。

    国家成立了中西医结合领导小组。

    下达指标,命令各地长期收购各种中草药。

    蝎子属于中药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最难搞到的一种。

    一来,无法人工养殖、

    二来,蝎子有毒,喜欢夜间出没。

    没点经验,别说抓蝎子。

    一旦蝎子蛰到,起码十天不能上工。

    不上工,自然也就没了工分。

    “您负责各类物资的收购工作,又对赵大爷有恩,你的事情,赵大爷自然格外上心。”

    “胡主任您看,这些都是上好药蝎,效果绝对好于一般的蝎子。”

    眼前这位胡主任,不仅管着全县各类物资收购。

    而且还分管公粮上交。

    公社交的粮合不合格,能不能顺利过关,全在他一句话。

    名副其实的二号县太爷。

    胡主任面无表情道:“除了这些,老赵还跟你说了什么?”

    “赵大爷经常提到您,说是没有您,就没有他今天的好日子,更不可能平安度过前几年的风浪。”

    “赵大爷年老体衰,没办法亲自上山抓药蝎,就让我这个小年轻帮忙,报答您当年的恩情。”

    “呵呵呵,这个老赵真是越老越懂得做人。”

    老谋深算的胡主任脸色有了松动,起身检查陆远带来的蝎子。

    不错,全都是品质最好的东雅钳蝎。

    蝎子和蛇一样有冬眠习性。

    再过一个来月,蝎子就要冬眠了。

    距离上级下达的收购指标,还差一大截没有完成。

    这个时候有人雪中送炭。

    而且还是老熟人赵神医派来的。

    胡主任自然没有不要的道理。

    “按照相关规定,普通蝎子论斤收购,一斤5块钱,这类有独特效果的药蝎,按照个头收购,一只一毛钱。”

    “一会我让人清点一下数量,把钱算给你。”

    “人过七十古来稀,我和他往后见面的日子也不多了,你回去告诉老赵,有时间我过去看他。”

    紧接着,胡主任拿起电话。

    不一会。

    两名县府干事走了进来。

    胡主任一语双关道:“仔细点,这些都是最上等的优质药蝎,千万别查错数,要是让贫下中农兄弟吃亏,别怪我处理你们。”

    随后。

    陆远和二人来到外面的一间屋子,只见其中一个工作人员将蝎子倒入铁桶里,粗略看了一眼里面的数量。

    “一共412只,老孙,你这边数了多少只?”

    “和你一样,421只。”

    二人交换了一下眼色,开始登记造册。

    “兹收购药蝎421只,每只收购价格4分钱,支付收购款42.1元。”

    名叫老孙的工作人员写好收条,将笔递给陆远。

    “小同志,会写自己名字吧?不会写就按手印。”

    接过笔,陆远快速写下名字。

    果然。

    找人和不找人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数量凭空翻了一倍。

    至于手续什么的,人家问都不问。

    42.1元对于农民而言,绝对是一笔巨款。

    一个工分两分钱。

    一名壮劳力一年累死累活,也才能挣五六十元。

    遇到黑心肠的村长,支书,有意降低你的出勤率,劳动合格率。

    恐怕连四十元都挣不到。

    傍晚时分,陆远心满意足地回到村里。

    相比于乡下。

    县城的物资供应较为充分。

    后面挂着两个麻布口袋。

    分别装着烤烟叶,废报纸,白面等物资。

    先来到赵大爷还车。

    陆远卸下两个大麻袋,讲着胡科长还算给面子。

    “能当上粮食爷,这老小子狡猾着呢。”

    赵大爷摸着手里的烟叶,冷笑道:“你爹死了,知道胡文明他舅舅给匪军当过副官的知情人,只剩下咱们爷们了。”

    “赶快回去吧,路子已经打通了,接下来有的你忙,到了11月份,上山的蝎子都要睡大觉了,能抓多少还要看你的运气。”

    陆远点点头。

    拎着另外一个麻袋朝家走。

    除了给赵大爷购买烟叶,卷烟的报纸,火柴。

    剩下的钱,全都用买粮买肉了。

    国营商店,供销社的价格贵得要死。

    仗着统购统销政策,一斤猪肉敢卖八毛钱。

    鸡蛋的价格离谱到5分钱一个。

    要知道。

    县里供销社收下面的物资,一只大个头的鸡蛋才给1分钱。

    如何将十几块钱的购买力最大化。

    答案自然是去找那些偷偷进县里卖东西的村民。

    “哥,家里出事了!!!”

    一边吐槽剪刀差毫无人性,陆远一边美滋滋地拦着东西往家走,小妹陆月迎面跑过来,差点和陆远撞了个满怀。

    “你先别慌,是不是那对恶婆娘来找麻烦了?”

    陆远的好心情瞬间消失无踪。

    “不是她们,是……”

    “哇哇哇!”

    就在这时,陆远猛地听到女儿的号哭声。

    扔下麻袋让妹妹拿着,迈步往家的方向冲。

    看热闹的村民里三层外三层,将茅草屋围得水泄不通。

    人群中央。

    夏荷被一名五大三粗的女人揪着头发。

    女儿妞妞坐在地上号啕大哭,脸上出现了明显的掌掴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