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而然的,哪怕戚氏不待见赵知敏,她仍留在了府上,原先轻慢她的奴婢也不敢再背后嚼她的舌根子了。
紧接着,称病的国公爷迫不得已“病痊”,重新上朝,因着他举荐的一个知府贪污几万两银子被查出来了,那头人正在押解进京的路上,圣上听闻,暴怒,当场摔了折子,所以当日朝堂上,他被圣上不轻不重地敲打了一通。
这节骨眼上,他举荐的人被揪了出来,还是在没提前知会他的情形下,想也不必想,定是赵子楚干的。他是知道自己女儿在他家里受了委屈,所以警告他,他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别逼他对着干。
随即,国公爷立即表了态,他强逼秦粟去探望赵知敏,并命他待赵知敏热络些,秦粟虽然不愿,可父亲的交代他不敢不从。
于是,闹了那一通之后,赵知敏在府里一点事儿没有,甚至秦粟去得更勤了,这在阖府人眼中都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
凌子最是看不惯赵知敏的,她听说大公子与她走得愈来愈近,也觉不可思议,早上为若弗梳头时她犯嘀咕:“小姐,那知敏小姐多嚣张跋扈的一个人,还把夫人得罪了,怎的一点事儿没有啊?听说是老爷亲自过问了此事,难道老爷不责罚她么?”
若弗抿了一抿口脂,看着铜镜中鲜亮的自己,微微一笑道:“国公爷做事,我们怎么看得透呢?”
她确实看不透了,有时她怀疑自己的猜想是对的,有时她又觉着自己想太多了,不然曾经他与父亲堪比手足的情谊难道都是假的么?
若弗很纠结。
她请了安回来后,锦绣坊的裁缝和绣娘便到了,她们为若弗量尺寸,商量喜服用的花样,若弗心不在焉,让她们自己看着办。
现在她甚至不知这个婚该不该成,若真如她猜想的那样,她与玉安的结合不成了个笑话么?
紧接着,若弗又私下遣人去了法华寺后山,得知官府仍未寻着宁长青。
不过军粮案有了新进展,那八万石本该运往江城的粮食寻着了,原来路过元州时,它被紧急调往株州了,而这粮食的调遣并未记录在案,所以元州知州乃是擅自调派,已经派钦差下去审了,一旦证明这批粮食没有少,周如海的冤屈便可洗刷。
接下来,便是漫长的等待
终于,在宁长青失踪二十多日后,都察院放弃寻人,所有官差都撤回来了,他们派了人来通知若弗此事,说人仍未寻着,恐怕已经没了。
若弗听罢气得站起身,将个茶盏往地上一掼,摔得粉碎,她质问那官差:“既没寻着,你们凭什么说他人没了?没寻着便继续寻啊!当初是你们裴大人答应过,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怎么的,朝廷命官说话都不作数么?”
那小吏垂头立在一旁,不敢作声。
若弗知道自己一个姑娘家人微言轻,这小吏也就是个传话的,斥他也无济于事,终于,她跌坐回椅子上,无力地挥挥手,示意众人都退下。
待到众人都走出去,屋里只剩她一人时,她才敢显示自己的悲伤脆弱,她抱着自己的肩,无助地蜷缩在椅子上,没有眼泪可掉,是一种心如荒原的感觉。
可是,她又告诉自己,不能放弃!没见着尸体便不算死了,她又开始想法子。
她身上有银子,要不雇几十个人去寻?可惜她没路子,又不能吩咐国公府的人去办这事儿,因她前脚一吩咐,后脚国公府的人定会将此事告诉戚氏,到时事没办成,反而她得吃一顿挂落。
思来想去,她只能去寻发财婶,看她男人可能帮忙。
可惜,他们帮不上忙。
眼看便到了六月下旬,外头蝉鸣声嗡嗡,聒噪不已,檐下的大理石地面也都被骄阳晒得发烫,正午时在檐下站一会儿,人都能烤熟。
在这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永平侯夫人攒了个局子,她给京城中有头脸些贵妇人们都下了帖子,请她们去她城外的一处园子里避暑。
这园子名唤清溪园,是按皇家避暑山庄的格局来建的,不过要小一半,里头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应有尽有。
每年戚氏都在受邀之列,今年她特地领着若弗和赵知敏去了,原本不想带上赵知敏,但国公爷发了话,她不得不妥协。
若弗仍是同赵知敏同乘一辆马车,戚氏说是让她们冰释前嫌,然而若弗觉着,她们不打起来便是万幸了,冰释前嫌,她怎能跟一个想毁她容的人冰释前嫌?
“周若弗,”赵知敏昂着脑袋,乜斜了若弗一眼,“你费尽心思陷害我爹也没用,都察院就要把人撤走了,我爹撑死了是个失察之罪,顶多降两级,可你爹么?呵,贪墨军粮,家里又不是吃不起饭,竟连军粮也贪,真是不仅贪婪,还愚蠢!”
“失察之罪?”若弗回呛她:“把江城最后几千人都派去打前锋,分明是故意灭口,都察院会连这也看不明白?到时你爹就等着牢底坐穿吧!”
“你!”赵知敏一双凌厉的三角眼恨恨盯着若弗。
若弗也不甘示弱,回视她。
二人的奴婢瑟瑟坐在一旁,小声劝各自的主子:
“小姐,这是在马车上呢,可不能动手啊!”
“是啊小姐,咱们不跟她们一般见识!”
“哼!”若弗和赵知敏同时哼了声,把头偏向一边。
没多一会儿,马车便停下了,若弗和赵知敏等人都下了车,随着戚氏进门,由奴婢引着往花厅去……
花厅里此时已聚满了人,其中好些若弗都不认得,因着她家的地位是轮不到被候府下帖子请来的,所以今儿是她头回来。
这些夫人们个个披金戴银,姿态雍容,见戚氏领了两个年轻的姑娘过来,互相交换了下眼色,便都心知肚明她们是戚氏心里定下的儿媳妇。
伯爵娘子罗氏见过若弗,所以一双眼紧盯着若弗,“这是若弗吧,好些日子不见,愈生得水灵了,”说着又转向戚氏,奉承道:“国公夫人,这样的人品相貌,您家玉安可是捡了个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