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富贵璧人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再见故人
    待户部官员的职位递补完毕,军需官也有了新的人选后,顾文与裴安此番进京述职就算是完成了,一行人便预备着返回临江府。

    阿萝与陈川在京城待着这么些日子,并没有乐不思蜀。

    相反,在遇上了如此多的糟心事之后,阿萝是打心底盼望着能早日逃离这个地方的。

    毕竟,在这扔块瓦片都能砸出个皇亲国戚的京城,她一个小小山村来的人实在是势单力薄。

    此番,赖五爷的事情能圆满解决,靠的全是机缘巧合,可这世上哪有如此多的机缘让她能回回都碰上?

    裴安的一百余人队伍在京郊已然集结完毕,顾文坐着马车接了阿萝与陈川便赶去与他汇合。

    到达京郊之时,阿萝跳下了车,环顾一圈,忽然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阿萝姑娘。”江青松笑着上前与她打招呼。

    “状元郎大人,你怎么在这?”阿萝见到江青松还是十分意外的。自从上次二里铺镇一别,都已经过去一年多了。

    “在下不才,被陛下点做了虎啸军军需官,此番和你们一道上路。”

    赵拓埋首在近几年的新任京官中搜寻了一遍,江青松的名字就被他单独提了出来放在了案头首位。

    赵拓尚记得当年殿试过后,自己还曾特意寻了顾文来打听他的过往。

    江青松十四岁就中了举,而后连续两届落榜,生生拖了九年,直至第三次春闱才终于没有出意外,反而从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

    他能坚持这么多年本就不易,加之他与阿萝一样同出自二里铺镇,因此赵拓对江青松也格外多了分期待。

    江家一直在二里铺镇经营着一家米粮铺,靠着铺子中的进项供他读书,因此江青松在中举之后,十分珍视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翰林院编修一职上勤勤恳恳,埋头苦干。

    他虽因为家世清贫遭到了一部分京城出身的翰林院官员的排挤,可他也正因为出身寒门,一举便入了皇帝的眼,真可谓是福兮祸所伏。

    阿萝对皇帝这一安排十分意外,同时心中又多了分欣喜,毕竟这军需官往后可是她需要经常打交道的。

    原本以为赵拓会从军中选出一个为官多年,经验丰富的人前来递补这一职缺,没想到他竟然直接启用新人。

    这么一来倒是方便了她,毕竟她与江青松二人也算是结识多年了。

    江青松原本需要在翰林院经过连续三年的留馆考核才能升任,可如今也仅仅过去一年不到而已。

    况且,翰林院编修留馆期结束后,是会被塞进六部的,如今江青松一个七品文官竟然被直接派入了军中,这可就十分地耐人寻味了。

    阿萝忽然想到她几日前与赵拓在御书房的那段对话,脑中灵光一现:莫不是当时圣上其实是在拐弯抹角地询问她该如何解决户部递补一事?

    若是赵拓想要培植自己的亲信,就像她所说的那般,最好的人选莫过于那些科举出身的寒门子弟,想来这一路坎坷的江青松可不就是其中最符合条件的么?

    阿萝仿佛一下就参透了皇帝的想法。

    但是,她忽然又想到一事。既然江青松被得以重用,那么作为军需特使的她……?

    阿萝回顾了一下,发现自她进京以来,赵拓好像一直对她格外宽容的样子,这军需特使一职不就是这么来的么?

    难不成自己也成了重点栽培对象了!?这……不能够吧……

    阿萝越想越觉得玄幻,她四下看了看,见顾文正独自在马车边站着,于是走了上去,小声将自己的猜想说与他听。

    顾文听后忽然皱起了眉头,“是有人与你说了什么吗?”

    若是换做旁人,阿萝定然不会如此直白地问出口,可顾文就不一样了,好歹他们也算是有几年交情,况且还是顾文亲自将自己引荐给皇帝的。

    “并无,只是觉得有些奇怪罢了。我总感觉圣上用人好似总是剑走偏锋,让人无法预料。”

    阿萝实话实说。

    顾文见四下并无人注意到这边,忽然对她神秘一笑,“嫡庶之争自古便有,尤其是在皇宫里。如今朝堂上还有不少主张正统的老古董,你可明白了?”

    顾文这话的信息量太大,阿萝呆了好半晌才缕清了一些思路。

    若是赵拓本就出身正统,他大可不必与这些老顽固唱对台戏。

    “你是说这皇位原先不是……”

    阿萝的话还未说完,就被顾文打断了。

    “嘘……此事你意会便可,万不可宣之于口。”

    阿萝的表情也开始严肃起来,她点了点头,止住了话头。

    顾文又意味深长地对着阿萝一笑,问道:“你可知我的嫡出兄长如今官居何位?”

    “不知。”

    “礼部员外郎。”

    阿萝听闻着实是狠狠吃了一惊,圣上的这一做法未免也太明显了些吧!?

    兄弟二人,庶出的弟弟如今已位居从三品,嫡出的兄长才正五品。

    若是单看品级倒也罢了,可这礼部是什么地方?掌五礼之仪制,学院之贡举。

    说白了就等同于现代的教育部与文化部,主要掌管祭祀,礼仪,科举等。名头是听着响亮,可手中却并无实权。

    顾太傅给庶孙取名顾文,字思退,可不就是在强调嫡庶有别么?

    当年顾文与他的嫡出兄长乃同科进士,兄长得以进入翰林院,可顾文却要自请离京,被外放去做一个小小的县令。

    可皇帝偏偏要抬举庶出的子孙,这是在狠狠打脸啊……

    其实顾文的嫡兄能考中探花,本事应当是不差的,可惜却被皇帝拿来做了筏子以儆效尤。

    顾文见她已然明白,继续道:“本朝武将多嫡出,乃是因为他们忠心,但文官便不是这么回事了。”

    武将要靠拼杀挣来一身功名,可王孙贵族却是能袭爵的,因此嫡出的子弟满以为仗着身份便可以高枕无忧,这也就是为何户部会出如此大的案子。

    尸位素餐,饱食终日的官员比比皆是,这可不是作为皇帝的赵拓想要看到的。

    二人言尽于此,彼此皆已心照不宣。

    阿萝却忽然调皮道:“看来,我能当这军需特使,可是托了您这位巡抚大人的福啊!那我可得摆个神案把您供起来,日日烧香才是。”

    顾文脸上的表情瞬间僵住——这丫头究竟是个什么脑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