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思浓快走几步过去,笑道,“张曼丽。”

    自从海岛一别,向思浓再也没见过张曼丽,再见张曼丽相关还是齐光耀,只是那时候齐光耀是跟另一位女同志,而不是张曼丽了。

    张曼丽走的潇洒,听说她妈没少因为这儿骂张曼丽不是东西,有时候还跟人哭诉说没有张曼丽这个闺女。

    不过看着张曼丽似乎过的不错。

    “向思浓。”

    两人气的握了握手,以前的那些纠葛似乎也都忘记了。

    如今的张曼丽可比以前那个讨人嫌的女人可爱多了。

    向思浓问,“你来进货?”

    张曼丽点头,“是啊。”

    见向思浓身边也有其他人,张曼丽问,“你住哪儿,晚上我请你吃饭?”

    向思浓道,“我住火车站附近的招待所,不过我们明天兴许就去杭城了,有机会再聚吧。”

    “那是有些遗憾,我还得待两天。”张曼丽着急走,便说,“我先走了。”

    向思浓点头,看着张曼丽提着皮包快步走了,不禁笑了。

    “这也是你们大院的军嫂?”

    “那不是。”向思浓就给他们几个解释了一下,“她父母是军人。”

    “那你俩以前是好朋友?”

    向思浓接着笑了起来,“以前是情敌。”

    内里如何她也没解释,他们没时间讲这些。

    又往门市部里转悠一圈,这次因为尚雨的缘故,销售员没再对他们冷言冷语,人也气不少。

    向思浓几人先后记录,本子上记录的很不少。

    最后又问了价钱,也有了比对。

    向思浓很眼热,决定等从羊城回来再来一次这边,到时候看看有合适的衣服她也进一点儿,正好趁着暑假的时候出去摆摊赚钱。

    自己原来那一摊子既然包秀萍萌生退意,她自己一个人也实在太忙,还不如先进货卖,等积攒了资金之后再自己搞也不迟。

    将想法落在脑子里,向思浓就开始琢磨这些衣服的利润。

    八九十年代大约是服装发展最好的时候,她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几人没想到在第二服装厂如此顺利,从厂里出来的时候也已经到了下午。

    从厂里去市里来回倒车,到市里天都快黑了,几个人也没心思再闲逛,回去招待所吃饭睡觉,然后第二天火车去杭城。

    这次他们只能买到坐票。

    因为两地距离比较近,火车上人也格外的多,等到杭城的时候四个人真是一脸的菜色。

    没别的原因,就是挤的。

    包秀萍问向思浓,“你在这儿有没有关系啊,咱们去羊城不会也得坐硬座吧。”

    闻言向思浓道,“你当我什么人呢,熟人遍天下,不过去羊城咱们说不定真得坐硬座过去了。”

    南方人经商的多,改革开放后干小买卖的也比北方要多,羊城因为离着港城近,所以服装业的发展也格外的好,所以往那边批发的商贩也格外的多。

    果不其然,四个人去买票,别说卧铺车票,就是硬座,他们都险些没买到。

    包秀萍欲哭无泪,其实咱们就在海城和杭城逛逛学习一下也差不多了。

    到这儿竟然产生了分歧。

    向思浓没吭声,但票已经买了。

    “先在杭城逛逛再说吧。”

    收好票,按照既定线路先去百货商场,再找最时髦的衣服生产厂商。

    他们转悠一圈发现这边的服装也不错,比青市要好,但比海市还是要差一些,不过为了学习调研,四个人还是跑了两个厂子,包秀萍已经绝了南下的心思。